我是粤西湛江人,曾走访过湛江不少村庄,有讲雷州话的,也有讲白话的。跟村里的老人交谈,或是翻看族谱,大多都有源自福建闽南的记录。而我们讲的雷州话也是闽南语的一种,和潮汕话、海南话有七八分相似。
在调研中,我还发现,讲什么话与祖先的籍贯,没什么关系。比如说坡头乾塘陈氏大宗,是源自玉湖陈文龙,南宋状元,民族英雄。他的后人后来迁到湛江这边开枝散叶,有定居坡头的,有分到廉江、雷州、遂溪、海南甚至东南亚的,后代讲什么话的都有,总人数在20万人以上。
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的陈氏大宗祠而湛江的吴川、坡头一带的人,讲的话类似白话,就代表他们不是闽南后裔吗?也不是,可以查下族谱,大多仍然是南宋末年从福建迁来的,只是定居在吴川,受高州文化影响,语言产生了改变而已。
那么,湛江及周边地区真有很多人来自闽南吗?听他们自己的说法吧。
我们村祖宗也是莆田的,从莆田到潮州,再到化州为官。我们是讲白话,但是从我村搬到遂溪的却是讲黎话。语言是受周围语言环境影响的,并非闽南移民一定是说闽南话或是黎话。
我族谱记载先祖居河南开封,后迁福建莆田,南宋年因官就职廉江,讲崖话,廉江罗氏。
客家崖话、雷州话几乎都是莆田系出来的,我回去过莆田宗祠看过。
我们村的族谱记载了从莆田到乾塘,从乾塘到特呈岛,特呈岛到现在这条村,除非族谱造假。
我们村也是莆田过来的,在阳江有几百年了,讲的话和电白黎话差不多。
本人年轻时在海南打工过,那时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每到乡下跟当地人交谈问我从那里来,我说福建来,他们都会很亲切问:你知道福建莆田吗?其实我就是莆田仙游人。他们还问我:莆田有没有甘蔗桂元村和猪渣港(音)的?是靠近海边还是城内的?说他们族谱上载祖先是从福建莆田迁来,离现在己经有几百年了。
电白讲黎话的,祖先大部分也是来自福建,电白区现在还有两个福建村。在我这里,如果有老人去世,曾经有“回福建了”一说!
湛江赤坎有福建街、福建村我就知。
听上代老人流传,两广人基本来源福建,当年狄青灭南蛮,后来又发生温疫,岭南地广人稀,江浙一带历代受东夷所扰,人口渐渐往两广移民:我江夏黄氏,也是从福建到两广为官,后代落地生根,开技散叶的。
我们祖宗也是福建莆田的,都几百年了,后代子孙分散各地,讲什么话的都有,不一定就要讲黎。
粤西李氏多数是福建上杭火德公后裔。
茂名电白大部分人祖先都是从福建莆田迁入的,方言属于闽南语言。
我廉江讲客家崖话的,祖籍是福建汀洲的。
吴川三柏李氏来自福建漳州,吴川还有条街叫漳州街。
听说广西北海也是70%来自闽南。
籍贯雷州城角村,姓黄,先祖迁自福建莆田,又称莆田黄。
福建、江西是各朝代汉人战乱顺江而下聚集的人。后来因为处于下游,经常水淹发大水,所以逆江而上,到达湖南、湖北、两广。
还有谁的族谱写的南宋年先祖因官就职此地而后扎根在此的?福建莆田的,我们村先祖名叫李笃斋……
我是茂名的,我的祖先也是福建莆田来的,宋朝尾,也有六七百年了,郑氏飞马子孙。
祖先是莆田人有什么不敢认的,莆田人现在的名声不好,不代表你们祖先有问题!古时莆田科甲鼎盛,人文荟萃,南宋一朝,更是登峰造极,以两县之贫瘠之土地人口力压八闽首府福州,创造出无比灿烂辉煌的人文历史。
南宋末年,状元陈文龙与文天祥,忠心护主,在江浙一带皆献城投降的危亡之际,毅然倾尽所有家财田产,招募邑人数千誓死据守兴化府城,孤柱难支,最终城破,惨遭屠城!可歌可泣!除了一部分老弱妇孺,有不少莆田人之前已追随幼帝边战边走,崖山一役后,这群莆仙人便流亡散居各地,后开枝散叶,发展壮大!
南宋末这群莆仙人是迁徙广东海南的最多一批,其宅因经商、出仕等原因迁居广东,海南的也有!可以说你们祖先都曾轰轰烈烈,很多都是古时莆田的名门望族(像九牧林氏、玉湖陈氏、南湖郑氏),不要因今时之莆田而否定自己之祖先!
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程村的宗祠门联上写着“源本莆田”这些网友说的话,让我再次深信湛江及周边地区确实有很多人的祖先源自福建闽南。也许古时的莆田管辖范围比现在大,也许莆田只是一个中转站,但这就是我们血脉的由来,是宝贵的历史资料,是不可割舍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