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近几年“一带一路”这个词火了,稍有了解就知道“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而这“一路”,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要追溯到多年前,以中国徐闻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本期,《HESR地理百科》带您来到了中国大陆最南端,海上丝路的早期始发港——广东徐闻。
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历来都是雷州半岛南部繁华的经济贸易集市,是通向海南岛的必经之路,是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重要中心。
徐闻县历史上属于雷州府管辖,传统文化有: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剧和雷歌等。当地民俗、民居和方言都具有鲜明的“雷州文化”特色,是最具代表性的“雷州文化”城市之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徐闻县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是大陆通往海南的必经之地,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年)置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年,汉代徐闻港被确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之一。
秦朝时期,秦始皇结束了周武王的闭关政策,大举对外经商交往。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距离东南亚最近,就成为中国汉代海上对外经商交往的最早港口,现代人称之为“海上丝路始发港”。
闻名世界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遗址位于大汉三墩新农村片区的二桥村的海岬腹部,前峙三墩岛,是一处较好的避风良港,也是一处优美的旅游观光景点。
徐闻特产声名远扬
南珠
在世界珍珠市场,有一种珍珠以其光亮、耐久、均匀等特色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这就是南珠。徐闻人民为了发展南珠,于年开始进行人工养殖,面积上扩大,质量上提高。至今,徐闻县年养殖面积达2万亩,年总产达14吨。大井村更是发展有力,年养殖面积约亩,年总产约5吨,被誉为“中国珍珠第一村”。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人们养殖珍珠,始终都以质量为准绳,以天然的南珠为标准,以客户需求为己任,十分讲究养殖技术。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国将大井的“养珠妹”一批又一批地引到其境,帮其养珠。
鱼翅徐闻出产的鱼翅为鱼翅中的佼佼者,它加工精细,质好味美,数量、质量曾一度居全国沿海县的前茅,引起世人的青睐。据《广东通志》、《雷州府志》的有关记载:从明代开始,外罗港群翅就被列为上等的皇宫贡品。建国后,它又曾被选为国宴用品。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招待的宴席中就有徐闻外罗港群翅,引起世人的青睐。
徐闻良姜徐闻良姜在东南亚市场上享有盛誉,主要销往东南亚、非洲及日本、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徐闻县种植良姜的历史悠久,据《宋史》和《广东通志》、清《徐闻县志》所记载:徐闻良姜在宋代就已是皇宫贡品。徐闻出产的良姜色泽金黄,气味馨香,含粉率高。在徐闻县东部可以随意看到在乱石边,山沟旁,或杂草旁都有成片大面积人工种植的良姜。
徐闻多元文化
徐闻文化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体,它以中原文化为主体文化,与闽浙文化、潮汕文化、珠江文化、客家文化、西江文化、琼台文化相互濡染,和衷共济,而形成了特色的徐闻本土文化。
年俗
徐闻冬节过则年味渐浓,家家腊月里忙于备年货,泡糯米磨粉,用香蕉叶或菠萝蜜树叶及各种馅料做年糕;贴了俗称春联还不算,非要在米缸、果树等处整出横着贴的“横财”,追求抬头见红到处发横财的境界。初二可访亲拜友,新婚女性接受娘家亲友来访“送年”。闹元宵在徐闻很隆重,民间各境坊纷纷组团舞狮舞龙游“床色”、“车色”,而后各狮龙队伍“上公坡”集中比赛。夜间放烟花、游灯,后生哥们还不忘三更去“偷春”,故意偷别人瓜果而受骂促其桃花运来。
婚俗徐闻的部分婚俗跟中原大同小异,但“哭嫁”、“解贵”、“送鞋”、“吃槟榔”甚至偶然性的“爬树”则颇有乡土味儿。为辟邪或表达对娘家之不舍,姑娘婚前一月内不外出而“躲房”,点灯面壁而坐有调有律地“哭嫁”,邻居同龄姐妹陪“哭嫁”而无事妇女及小孩来听之。
原生态美容术“拾脸”原为古时一种隆重而体面的美容方式,及未婚女子在出嫁前必做的一种习俗,在南方沿海地区尤其是在珠三角和雷州半岛地区特别流行。改革开放后沉寂了一段时间后现又在徐闻复兴,临近春节,多处街头巷尾都有替人“拾脸”的摊档,生意红火,“拾脸”的也不仅限于准新娘,但仍以中、青年女性为主。
恭贺新禧,鸡年大吉
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华为·普天太力
通盛华为授权体验店
于年1月14日盛大开业
后
记
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的古丝绸之路,都为古代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也为丝路沿途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盛极一时的财富和技术,例如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等。随着“一带一路”思想和政策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已经不再是近现代历史上的屈辱地位。
PS:对丝绸之路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感兴趣的朋友,推荐《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该书由英国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顶尖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