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雷州市新闻
雷州市经济
雷州市人口
雷州市旅游
雷州市地理
雷州市交通

看地质牛人是如何将各地质时代进行地层划分

通过对地层发育特征、岩相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的综合分析,结合不同地块之间地质演化,按照活动论的观点,对我国南华系以来各时代构造地层进行分区(或地层区)。一

南华系

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西北及东南各地,岩性多为含火山碎屑物质的粗碎屑岩、岩屑砂岩及少量泥岩、碳酸盐岩或火山岩。其中,常见有冰成岩堆积,成为显著特征。此外,在西南和东南地区,岩层还有轻微或较深变质现象。

中国南华纪地层区划图

Ⅰ—阿尔泰兴安地层区;Ⅱ—塔里木祁连地层区(Ⅱ1—准噶尔北山地层分区;Ⅱ2—塔里木地层分区;Ⅱ3—祁连地层分区;Ⅱ4—昆仑地层分区);Ⅲ—华北地层区;Ⅳ—西藏滇西地层区;Ⅴ—华南地层区(Ⅴ1—巴颜喀拉南秦岭地层分区;Ⅴ2—扬子地层分区;Ⅴ3—江南地层分区;Ⅴ4—东南地层分区)

构造地层分区

南华系地层分区主要依据:

其一,以前人所作“中国地层分区图”为参考;

其二,以各省岩石地层单位清理和《中国地层典·新元古界》为基础,加之新资料、新成果;

其三,岩相古地理特征;

其四,构造地质特征;

其五,尤其是冰川事件特征等,将它初步划分为5个地层区,8个地层分区。

01

阿尔泰兴安地层区

位于我国最北部,北与哈萨克斯坦、蒙古及俄罗斯相邻,呈东西向不完全的带状分布。西南界,西起阿尔泰山友谊峰西南的中俄边界线、准噶尔盆地北缘、向东经内蒙古北部和大、小兴安岭、达乌苏里江的中俄边界线。区内露头不佳,岩石多变质,研究程度差。黑龙江省的晨明群是否含有南华系,尚有疑问。

02

塔里木祁连地层区

以塔里木(包括塔里木、准噶尔及吐哈等古陆)与柴达木两大古陆为核心及其周边陆缘活动带或海槽为特征的古构造格局,加之南华纪古气候的寒—暖变化,使它有多期、巨厚的冰碛堆积以及火山岩发育,广泛的粗碎屑岩沉积和少量碳酸盐岩夹层。

除上述一般特征外,主要依据南华系特有的冰川事件地质特征,进一步划分四个分区:准噶尔—北山、塔里木、祁连及昆仑地层分区。

准噶尔北山地层分区

塔里木地层分区

祁连地层分区

昆仑地层分区

03

华北地层区

包括华北地台的广大地区,形似正方形;北与阿尔泰兴安地层区相连;西以贺兰山、六盘山与塔里木柴达木地层区相隔;其南至秦岭、大别山一线。

晋宁运动之后,华北古陆不断抬升、扩大,成为以剥蚀为主的庞大而古老的大陆之一。但在其边缘地带,是否沉积了以冰成岩为特征的南华纪地层?成为新的引人注目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各种地层古生物文献中,对华北地台西、南及南东边缘地带的上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存在着分歧,有多种地层层序的建立和时代的认识。

04

西藏滇西地层区

该区位于我国西南的滇西西藏,即相当云南元江、四川白玉、青海玉树一线(即金沙江—澜沧江一线)以西,昆仑山以南的广大地区。

区内羌塘古陆面积巨大(边界尚未十分明确),为风化剥蚀区,只在陆缘或许有南华系海相地层的存在。

区内南华系划分不明,在地层区的西南边缘和南部边缘的珠穆朗玛群、苍山群、帕可群及澜沧群中,可能含有该时代地层。其岩系多为较深程度的变质岩,厚度巨大;有的含有微古植物化石,或有少量年龄测定资料,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05

华南地层区

该区位于巴颜喀拉山—金沙江—澜沧江一线以东;秦岭大别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在上扬子古陆与江南古陆等古老陆地中间地带及其周边地带,有较广泛的南华系发育,以明显的大陆性冰成岩堆积为其特征。

可依冰川作用的特点与发育程度的不同划分出四个地层分区:巴颜喀拉南秦岭分区

(海陆过渡冰川相区)、扬子分区(大陆冰川相区)、江南分区(海陆过渡冰川相区)及东南分区(海洋冰川相区)。

巴颜喀拉南秦岭地层分区

扬子地层分区

江南地层分区

东南地层分区

震旦系

震旦系隶属于新元古界的上段地层,也是当前国际地学界研究的热点,它是地史中由隐生宙向显生宙过渡的重要阶段,也是生命演化最关键的时期。

中国震旦纪地层区划图

Ⅰ—阿尔泰兴安地层区;Ⅱ—天山北山地层区;Ⅲ.塔里木地层区;Ⅳ—祁连地层区;Ⅴ—华北地层区(Ⅴ1—华北地层分区;Ⅴ2—胶辽徐淮地层分区;Ⅴ3—北秦岭大别地层分区);Ⅵ—昆仑地层区;Ⅶ—西藏滇西地层区;Ⅷ—华南地层区(Ⅷ1—巴颜喀拉南秦岭地层分区;Ⅷ2—扬子地层分区;Ⅷ3—江南地层分区);Ⅸ—闽东浙东地层区;Ⅹ—粤西北地层区;

构造地层分区

位于冰期之后的震旦纪,曾发生两次后生动物重大演化辐射:

陡山沱组沉积时期庙河生物群(Ma);

灯影组沉积时期伊迪卡拉动物群(~Ma)以及震旦纪与寒武纪这个“世纪之交”界线点上发育了具骨骼的小壳化石群(Ma),该生物群成为隐生宙与显生宙界线划分的标准化石。

01

阿尔泰—兴安地层区

本区位于我国最北部,呈东西向带状分布。西起新疆阿尔泰、准噶尔,向东经甘肃、内蒙古两省(区)北部和大、小兴安岭,达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一带的中俄边界线。区内多数地区为沙漠、草原或森林覆盖,地层出露不好。

前寒武纪地层多强烈变质,无可靠震旦系。可能属于震旦纪的地层有本区西端的阿尔泰山区的哈巴河一带称哈拉斯群;东端的黑龙江晨明一带晨明群和黑龙江鸡西一

带的麻山群柳毛组。

02

天山北山地层区

西起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境线,东达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以东,北邻阿尔泰兴安地层区西段南缘,南与塔里木区及祁连区北界相接,包括新疆境内天山及甘肃境内北山等地。震旦系主要以碎屑岩为主,岩石基本不变质,与上覆下寒武统为整合或不整合关系。

03

塔里木地层区

西起国境线,东至甘肃安西、三危山,北与天山-北山区为邻,南至昆仑山北麓,包括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的中、低山区。震旦系为盖层性质,地层不变质或仅轻微变质,含叠层石及丰富的微古植物。震旦系发育在南华系第二个冰碛岩层之上,与上覆下寒武统为整合接触。

04

祁连地层区

本区位于天山北山区东段南侧,西与塔里木区东缘接壤,东至宁夏海源、隆德一线以西,南达祁连山南坡。震旦系主要为砂、泥质岩石,夹少量泥质碳酸盐岩,震旦系均轻度变质,下部常与南华系冰碛砾岩接触。

05

华北地层区

位于中国境内部分,西起陕西宝鸡、宁夏海源、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一线,东达中朝国境线,北与阿尔泰兴安区东段南缘为邻,南至秦岭大别山一线,包括华北地台的广大地区。震旦系主要分布于地台东缘、西缘及南缘。可分3个地层分区,即:华北地层分区、胶辽徐淮地层分区及北秦岭大别山地层分区。

华北地层分区

胶辽徐淮地层分区

北秦岭大别山地层分区

06

昆仑地层区

本区位于新疆叶城以南及柴达木盆地北缘一线以南,包括新疆境内的西昆仑山、青海境内的东昆仑山和柴达木盆地北缘一带的山区(全吉山、欧龙布鲁克山)。区内大部分地区无可靠震旦系存在,但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山、欧龙布鲁克山一带,震旦系发育较好,出露完整,并含微植石、叠层石和微古植物。

07

西藏滇西地层区

本区位于云南元江、四川白玉、青海玉树一线以西和昆仑山以南的中国境内的广大地区。区内可能属于震旦系的地层均已发生中、深程度的变质,岩性多为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千枚岩,偶夹少量大理岩。

08

华南地层区

西部位于巴颜喀拉山及川、陕、陇南三角地带,东部包括秦岭—大别山以南的广大地区。该区以震旦系广泛发育为特征。可分3个地层分区,即巴颜喀拉南秦岭分区、扬子地层分区和江南分区。华南地层区第2,3区跨越地台,地台大陆斜坡两个相带沉积。

巴颜喀拉南秦岭地层分区

扬子地层分区

江南地层分区

09

粤西北地层区

本区位于江南地层分区以南,包括云南东南部、广西南部、广东大部、湘东、赣中、赣南、浙江东部区内震旦系普遍遭受变质作用,由一套浅变质地层组成,震旦系以变质碎屑岩,夹硅质层,局部含磷块岩;原岩多为深水浊积岩,并夹火山岩。顶部常以硅质层与上覆寒武系分界。本区系3(扬子地台分区的大陆斜坡向东延伸的地区)。

10

闽东浙东地层区

本区的划分主要考虑了华夏古陆的存在,它的范围包括了浙江的南部和福建省、台湾省和海南省。与震旦系相关的地层主要发育在古陆的边缘,其沉积特征为伴有华夏古陆相关的陆源近海沉积,可与闽东-浙东区的深海沉积相区别。

寒武系

中国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发育完整,沉积类型多样,并含有

丰富的生物群和多种矿产资源。

中国寒武纪地层区划图

Ⅰ—西伯利亚地层区;Ⅰ12—阿尔泰准噶尔兴安地层分区(陆缘区和陆棚斜坡过渡区);Ⅱ—塔里木地层区:Ⅱ1—北天山北山地层分区(陆缘区);Ⅱ2—库鲁克塔格南天山地层分区(陆棚斜坡过渡区);Ⅱ3—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层分区(地台区);Ⅲ—华北地层区:Ⅲ1—昆仑祁连北秦岭蒙古地层分区(陆缘区);Ⅲ2—华北周缘地层分区(陆棚斜坡过渡区);Ⅲ3—华北本部地层分区(地台区);

Ⅳ—华南地层区:Ⅳ1—川西及东南地层分区(陆缘区);Ⅳ2—江南及南秦岭地层分区(陆缘斜坡过渡区);Ⅳ3—扬子地层分区(地台区);Ⅴ—南亚掸泰地层区;Ⅴ3—藏南滇西地层分区(地台);Ⅵ南海地层区:Ⅵ12海南地层分区(陆缘区和陆棚斜坡过渡区)

构造地层分区

01

西伯利亚地层区

阿尔泰-准噶尔-兴安地层分区(陆缘区和陆棚斜坡过渡区)

兴安区是西伯利亚地层区的陆缘部分,寒武系零星分布于中俄边境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科尔沁右翼前旗伊尔施、鄂依那河、哈哈粗河、泥特河、小兴安岭伊春、嫩江北依克特、泥鳅河一带,大部分均为受轻变质的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并且厚度巨大,仅在伊春和伊尔施可能为陆棚相海水较浅沉积,分别以大理岩、板岩和石灰岩夹少量页岩为主,伊春见有三叶虫,伊尔施产有古杯类,其生物群均接近西伯利亚区。

02

塔里木地层区

本区北界西起阿拉山口艾比湖经乌鲁木齐之南,吐鲁番、哈密而至中蒙边界,南部以著名的阿尔金平移大断层与中朝板块区分开来,故塔里木北侧具有浅海—半深海—深海沉积系列,而在南侧未曾出现,这是因为它被后期构造破坏所致。该区主要包括天山、甘肃北山、库鲁克塔格和塔里木盆地。

北天山北山地层分区(陆缘区和陆棚斜坡过渡区)

库鲁克塔格南天山地层分区(陆棚斜坡过渡区)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层分区(地台区)

03

华北地层区

即中朝板块范围,北界东起吉林、黑龙江交界,经宁安、长春、通辽,沿西拉木伦河,往西直达中蒙边界;南界在西部不甚清楚,大致从青海布尔汉布达山,经玛沁、碌曲、凤县,东部较清楚,经丹凤、商南、西峡、南阳、桐柏直达合肥之南郯庐断裂处,过断裂后从洪泽湖处往东达连云港之南。

该区具有较完整的从浅水—半深水—深水沉积,在西侧表现得较清楚,呈半环带状。本区一般均缺失早寒武世早期沉积,有的地区缺失更多,故而寒武系均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昆仑祁连北秦岭蒙吉地层分区(陆缘区)

华北周缘地层分区(陆棚斜坡过渡区)

华北本部地层分区(地台区)

04

华南地层区

范围相当于构造上的华南板块,几乎包括了我国整个南方各省(区),它与华北地层区的界线前已述及,其东南部濒海,西南部与南亚板块的争论较多,目前暂采用班公湖改则怒江蛇绿岩带作为两大板块的对接带,西部则以三江为界与掸泰板块滇西相邻。本区寒武系发育完整,从西北往东南,从陆棚斜坡盆地序列完整,生物群亦极为丰富多彩。

川西及东南地层分区(陆缘区)

江南及南秦岭地层分区(陆棚斜坡过渡区)

扬子地层分区(地台区)

05

南亚掸泰地层区

藏南滇西地层分区(地台区)

藏南寒武系分布很零星,沿着北喜马拉雅普兰县、聂拉木、康马一线分布,寒武系为浅变质岩系,厚度大。滇西地区上寒武统出露于保山、施甸、潞西一带,以震旦寒武系公养河群为其基底,从沉积相和生物群分析,保山和施甸地区属于稳定地台区,而至潞西地区逐渐进入了陆棚外缘地带。

06

南海地层区

这是一个独立的板块,现仅包括我国的海南省,其寒武纪沉积和生物群完全不同于与其临近的华南地区、滇西、缅甸、泰国和越南,反而相似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省的寒武系。寒武纪时是接近澳大利亚的微板块,以后才飘移到接近我国华南地区,它大部分还淹没在南海中,可以说是目前失去了的古陆,只有一小部分露出海面,即海南岛部分。

海南地层分区(陆缘区和陆棚斜坡过渡区)

寒武系仅分布在海南崖县地区,它是含锰、磷、硅质的碳酸盐建造及碎屑岩建造,它有特殊的Xystridura-Galahetes三叶虫动物群和独特的金臂虫以及中寒武世的磷矿层。

奥陶系

中国的奥陶系分布广泛,沉积类型多样,多门类的化石丰富。

中国奥陶纪地层区划图

Ⅰ—西伯利亚地层区:Ⅰ1—准噶尔地层分区;Ⅰ2—兴安地层分区;Ⅱ—塔里木地层区:Ⅱ1—天山北山地层分区:Ⅱ2—柯坪库鲁克塔格阿尔金地层分区:Ⅱ3—巴楚地层分区:Ⅲ—华北地层区:Ⅲ1—昆仑祁连地层分区:Ⅲ2—鄂尔多斯地层分区:Ⅲ3—晋冀鲁豫地层分区:Ⅳ—华南地层区:Ⅳ3—扬子地层分区:Ⅳ2—江南南秦岭地层分区:Ⅳ1—东南地层分区;Ⅴ—掸泰地层区(Ⅴ12藏南滇西地层分区):Ⅵ—海南印支地层区(Ⅵ2三亚地层分区):

构造地层分区

01

西伯利亚地层区

系指西起北天山北侧、艾比湖之南,向东经甘肃北山、内蒙古温都尔庙至西拉木伦河一线以北地区。根据沉积类型及生物群特征,可以分为两个地层分区。

准噶尔地层分区

兴安地层分区

02

塔里木地层区

塔里木板块中部大部分地区为浩瀚的沙漠所覆盖,仅在巴楚一带有稳定地台碳酸盐岩沉积出露。

盆地北部柯坪至库鲁克塔克及盆地南侧玛列兹肯山和阿尔金山北坡的索尔库里一带发育陆棚—斜坡或边缘盆地相过渡的泥灰岩夹碎屑岩沉积,另外在柯坪至库鲁克塔克北侧南天山—硫磺山一带呈断块出露一套巨厚的弧后盆地相变质碎屑岩夹灰岩沉积。

天山北山地层分区

柯坪库鲁克塔格阿尔金地层分区

巴楚地层分区

03

华北地层区

华北地层区的奥陶系地层在沉积建造上大致可划分为稳定浅海地台相碳酸盐岩、活动陆缘半深海深海相火山碎屑岩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浅海半深海陆棚斜坡相(或边缘盆地相)碎屑岩硅质岩三种不同类型的沉积建造。据此,并结合生物古地理特征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地层分区。

昆仑祁连地层分区

鄂尔多斯地层分区

晋冀鲁豫地层分区

04

华南地层区

华南地层区同样可以识别出三种典型的沉积类型,即扬子区浅水台地相,东南区的活动大陆边缘相和介于上两者之间的江南、南秦岭陆棚斜坡或边缘盆地相。

东南地层分区

江南、南秦岭地层分区

扬子地台地层分区

05

掸泰地层区(藏南滇西地层分区Ⅴ12)

该区奥陶系主要出露于滇西的宝山、潞西和藏东的察隅以及藏南的申扎、聂拉木、阿里等地。滇西的奥陶系由~m浅水台地—陆棚相的碎屑岩、灰岩组成,西藏东南的奥陶系由m厚的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组成。虽然该区的生物群面貌与扬子地层分区有相似性,但所产典型的低纬度暖水型(Arenigian)动物群显示出该区与华北及掸泰地层区更大的相似性。

06

海南印支地层区(三亚地层分区Ⅵ2)

目前海南岛有可靠证据的奥陶系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南部三亚等地,奥陶系下部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下中部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卡拉道克期初期的榆红组由一套多米厚的复矿质砾岩或石英质砾岩组成。

海南岛南部奥陶纪生物群总貌与江南过渡区比较相似,显示出一种陆棚斜坡相生物群的过渡特点,但在古生物地理上仍然与澳大利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尖岭组中出现个别中高纬冷水型的头足类,可能与来自冈瓦纳的冷水流有关。

志留系

中国的志留系分布广泛,除了华北和东北大部、东南地区以及滇黔桂部分地区为古陆剥蚀区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

中国志留纪地层区划图

Ⅰ1—准噶尔—兴安地层分区;;Ⅰ2—西准噶尔—北天山地层分区;;Ⅱ—塔里木地层区;Ⅱ1—南天山地层分区;Ⅱ2—塔中地层分区;Ⅱ3—西昆仑地层分区;Ⅲ—华北地层区;Ⅲ1—内蒙古—吉林地层分区;Ⅲ2—昆仑—祁连地层分区;

Ⅳ—华南地层区;Ⅳ1—秦岭北大巴山地层分区;Ⅳ2—藏东—川西地层分区;Ⅳ3—扬子地层分区;Ⅳ4—江南地层分区;Ⅳ5—东南地层分区;Ⅴ—西藏—滇西地层区;Ⅴ1—喜马拉雅地层分区;Ⅴ2—藏北地层分区;Ⅴ3—滇西地层分区;Ⅵ—海南地层区;Ⅵ1—五指山地层分区;Ⅵ2—三亚地层分区

构造地层分区

01

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板块陆缘地层区

可以划分为两个地层分区:准噶尔兴安地层分区和西准噶尔北天山地层分区。

准噶尔兴安地层分区Ⅰ1

西准噶尔北天山地层分区Ⅰ2

02

塔里木地层区

志留系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西缘和北缘。以浅水台地相沉积为主,岩性主要为杂色碎屑岩夹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及碎屑岩和灰岩。地层厚度大,最厚可达m以上。在本区的柯坪塔格组至依木干塔乌组出现了一套自兰多弗里世晚期并可能延至普里多利世的连续的滨海及海陆交互相的海相红层,并可能包括一部分陆相红层。

可分为3个地层分区:

南天山地层分区

塔中地层分区

西昆仑地层分区

03

华北地层区

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及内蒙古南缘至吉林省中南部一带,属活动类型沉积。志留系的4个统均有分布。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夹石灰岩,火山岩发育。厚度大,一般大于m。其中昆仑—祁连地层分区为华北板块的西南部陆缘区,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夹有泥灰岩、灰岩;内蒙古—吉林地层分区为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区,以岛弧型碎屑沉积为主。生物化石丰富,兰多弗里统一般为笔石相,其余为介壳相或混合相。

分为2个地层分区:

内蒙古吉林地层分区

昆仑祁连地层分区

04

华南地层区

主要包括扬子地台、江南过渡带和华夏古陆。有稳定类型沉积、活动类型沉积,也有过渡类型沉积。除扬子地台腹部地区仅见兰多弗里统外,其他地区志留系的4个统均有分布。稳定类型沉积分布于扬子区,以范围广阔的陆表海浅水沉积为特征;活动类型沉积主要分布于华南板块南部和北部陆缘区,为碎屑岩夹灰岩或笔石页岩,有些地区夹火山岩,厚度各地不一。

分为5个地层分区:

秦岭北大巴山地层分区

藏东川西地层分区

扬子地层分区

江南地层分区

东南地层分区

05

西藏—滇西地层区

主要包括西藏和滇西地区。属稳定类型沉积。志留系4个统均有分布,厚度由~m不等。生物群丰富。兰多弗里统为笔石相;文洛克—普里多利统主要为介壳相;此外,还有少许普里多利统笔石相地层出露,可进一步分为3个地层分区:

喜马拉雅地层分区

藏北地层分区

滇西地层分区

06

海南地层区

主要分布于三亚和五指山一带。既有稳定类型沉积,也有过渡类型沉积。志留系4个统均有分布,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夹碳酸盐岩。厚度较大,一般均达m以上。以介壳相为主。

分为2个地层分区:

五指山地层分区

三亚地层分区

泥盆系

泥盆系在中国分布广泛,,除华北地区没有沉积外,其他各区均有展布,尤以华南地

区最为发育。

中国泥盆纪地层区划图

Ⅰ—准噶尔兴安地层区;Ⅱ—塔里木华北地层区;Ⅲ—西藏滇西地层区;Ⅳ—华南地层区

构造地层分区

根据构造性质、沉积类型、地层发育历史和古生物特征,中国泥盆系可分为4个地层区14个地层分区。

01

准噶尔兴安地层区

位于天山阴山以北,包括新疆的北天山,东、西准噶尔,阿尔泰,甘肃北山,内蒙古大部分以及东北北部。在古地理上,可能由介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的若干微型板块组成。主要是陆源碎屑物沉积,伴随大量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喷发物。局部地区发育礁灰岩。厚度巨大,岩性变化剧烈。地层间的接触型式多为不整合和沉积间断。古生物以发育底栖固着类型为主,兼具西欧和东美区的分子。

根据地理分布可进一步划分为:准噶尔北山地层分区(Ⅰ1)和内蒙古-兴安地层分区(Ⅰ2)。

02

塔里木华北地层区

相当于塔里木板块和中朝板块两大区。由于加里东运动的影响,祁连地槽结束,褶皱回返,可能使塔里木板块和中朝板块拼合形成中轴大陆。包括祁连山南、北坡,贺兰山以东的牛首山以及塔里木盆地周围和昆仑山以及南天山区。

根据构造位置和地理特征进一步划分为南天山地层分区(Ⅱ1)、塔里木地层分区(Ⅱ2)、柴达木地层分区(Ⅱ3)和祁连地层分区(Ⅱ4)。

03

西藏滇西地层区

东界大致沿元江断裂,北界以昆仑山为界的中国境内广大地区。泥盆系呈零星分布。下泥盆统与志留系整合接触,发育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富产笔石、竹节石、菊石,与西欧海西相泥盆系类似。中、上泥盆统以碳酸盐岩为主,富含底栖生物化石,与西欧莱因相泥盆系类似。进一步可分为:

羌塘地层分区

喜马拉雅地层分区

滇西地层分区

04

华南地层区

主要包括云南元江以东、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地区。泥盆系出露好,分布广泛,基本属地台型沉积。南部多为开阔海陆棚相沉积;中、北部为大片碳酸盐台地,时有深沟切割,形成沟台交错格局;近岸则为陆缘碎屑。海侵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加大,造成中、上泥盆统超覆。泥盆系底部常为不整合,中泥盆世期间发生造陆运动。各类生物均极丰富,具有不同的生物相。

包括下列地层分区:

甘孜地层分区

秦岭龙门山地层分区

扬子地层分区

南华地层分区

东南地层分区

石炭系

中国石炭系的分布、区划和沉积类型,受天山-阴山和昆仑-秦岭两大纬向构造带的

控制。

中国石炭纪地层区划图

Ⅰ—准噶尔兴安大区;Ⅱ—华北塔里木大区;Ⅲ—华南羌塘大区;Ⅳ—喜马拉雅大区

构造地层分区

根据中国和邻区晚古生代海西期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格局,中国石炭纪地层区划分为4个地层区、11个地层分区。

01

准噶尔兴安地层区

属于安加拉和哈萨克斯坦克拉通的大陆边缘区。石炭系沉积主要由岛弧碰撞和增生时期的浊积岩和火山岩构成。石炭纪植物群属于安加拉区系;动物群属于北方区系。此地层区自西向东划分为准噶尔地层分区(Ⅰ1)、内蒙古吉林地层分区(Ⅰ2)、兴安地层分区(Ⅰ3)。

02

华北塔里木地层区

其南界的西侧为昆仑山聚合带,东侧为秦岭大别山印支期聚合带,包括塔里木地层分区(Ⅱ1)、祁连贺兰山地层分区(Ⅱ2)和华北地层分区(Ⅱ3)。除塔里木北缘、华北台地西南缘保存了深水沉积外,各处的石炭系均为稳定沉积。植物群从欧美区系逐渐发展为华夏区系,动物群属于特提斯区系。

03

华南羌塘地层区

其西南缘以班公错怒江断裂带为界,中间又被雅砻江元江断裂带划为羌塘横断山地层分区(Ⅲ1)和华南地层分区(Ⅲ2)两个地层分区。此地层区的石炭系层序完整,以碳酸盐台地沉积为主;植物群从欧美区系发展为华夏区系,动物群属典型的特提斯区系。

04

喜马拉雅地层区

属于冈瓦纳大陆东北缘沉积区,下石炭统以陆棚碳酸盐或碎屑沉积为主,上石炭统至下二叠统以杂砾岩和火山岩发育为特征。动物群属于冈瓦纳区系。此地层区分为冈底斯地层分区(Ⅳ1)、藏南地层分区(Ⅳ2)和滇西地层分区(Ⅳ3)。

二叠系

中国二叠系发育完好,沉积类型多样,各门类生物化石丰富,顶、底界线清楚。

中国二叠纪地层区划图

Ⅰ—北部边缘地层区;Ⅱ—塔里木地层区;Ⅲ—华北地层区;Ⅳ—喜马拉雅地层区;Ⅴ—华南地层区

构造地层分区

01

北部边缘地层区

本地层区分为北疆地层分区、北山地层分区、内蒙古松辽地层分区,属于哈萨克斯坦、黑龙江、塔里木和华北等板块之间逐步拼合产生的弧沟带及挤压造成的山间盆地沉积。

可再次细分为3个小区:

北疆地层分区

北山地层分区

内蒙古松辽地层分区

02

塔里木地层区

该地层区包括塔里木、柴达木和南祁连及其南缘昆仑山和巴颜喀拉山、西北缘的南天山阔沙勒等地区;北界为汗腾格里库米什玉门关断层。塔里木、柴达木和祁连山二叠纪地层属于海退系列,在罗甸期后即被陆相沉积代替,动物群为特提斯型;植物属安加拉型;孢粉组合属欧美植物区系。柯坪区的船山世类和腕足动物群与乌拉尔地区接近。

可再次细分为4个小区:

柯坪地层分区

塔西南地层分区

柴达木地层分区

南祁连地层分区

03

华北地层区

北侧通常以阴山断裂带和阿拉善陆块北缘断裂带为界;西南侧以宗务隆山阿尔金山断裂带为界。它只是华北板块的稳定古陆区,如果包括陆缘弧沟体系,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分界可能为西拉木伦断裂带。

可再次细分为4个小区:

北祁连地层分区

大青山地层分区

晋冀鲁地层分区

黄淮地层分区

04

喜马拉雅地层区

为印度板块北缘的陆棚海区,北界沿澜沧江上溯并与喀喇昆仑断裂相连。二叠系由显著的两组岩系构成,即下部为陆源碎屑岩,含滨海相杂砾岩,其顶部夹灰岩层,在西藏南部厚数百米,在雅鲁藏布江以北达数千米;上部以碳酸盐岩为主,厚度从小于m增大到m以上。

可再次细分为5个小区

滇西地层分区

喀喇昆仑地层分区

冈底斯地层分区

雅鲁藏布地层分区

藏南地层分区

05

华南地层区

本区西南边界为澜沧江喀喇昆仑断裂。把冈瓦纳古陆北缘深水沉积划归喜马拉雅地层区。北界为昆仑秦岭大巴山断裂带。整个二叠纪都由海相沉积,并夹滨海相含煤碎屑岩沉积组成,海南岛二叠纪有变质基性火山岩阳起石岩、阳起石片岩夹于千枚岩中,单层厚达m。碳酸盐岩较发育。

生物群具有典型的华夏植物群组合及以特提斯动物群为特征,本区可分为:

唐古拉横断山地层分区

秦康滇地层分区

扬子地层分区

江南地层分区

东南地层分区

滨太平洋地层分区

三叠系

三叠系是中国地层分布最广、地层结构最为复杂、生物类群比较丰富的地质沉积体之一。

中国三叠纪地层区划图

Ⅰ完达山地层区;Ⅱ内蒙古兴安地层区;Ⅲ北疆北山地层区;Ⅳ塔里木地层区;Ⅴ华北地层区;Ⅵ昆仑秦岭地层区;Ⅶ西藏滇西地层区;Ⅷ喜巴拉雅地层区区;Ⅸ华南地层区;Ⅹ南海地层区

构造地层分区

三叠纪中国各大陆块体的构造分布决定了三叠纪地层区划的基本格局,沉积古地理分化是地层分区划分的主要因素。根据三叠纪构造古地理所产生的地层序列分布格局,可将中国的三叠系划分为10个地层区,36个地层分区。

01

完达山地层区

该区比较确切的三叠纪地层记录是含特提斯型热带、亚热带环太平洋生物区系放射虫的中、上三叠统硅质岩夹紫红色页岩和薄层灰岩,为海相火山喷发沉积体系。也含有丰富的牙形石、双壳类和植物化石。

02

内蒙古兴安地层区

该区三叠系主要是一些零散的小型山间盆地沉积物,且主要保存于东部的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分布更加局限,主要为杂色含煤线的山麓山间碎屑沉积,含湖生叶肢介Cornia和双壳类,与俄罗斯伯绍拉含油盆地同期动物群十分相似,其气候为北方凉温带半潮湿类型,与华南的暖温带半干旱型红色序列有明显的差别,故分划归不同的地层区。

由东向西可分为4个地层分区:

鸡西延吉地层分区

张广才岭南楼山地层分区

松辽地层分区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层分区:

03

北疆北山地层区

该区三叠系为以准噶尔盆地为代表的一系列内陆盆地和山间盆地碎屑沉积组合。地层序列以下红、上灰绿灰黑色为特色。下、中统产水龙兽肯氏兽为代表的脊椎动物群,中、上统产温带潮湿气候带的D-B植物群。

包括4个地层分区:

阿尔泰地层分区

准噶尔地层分区

北天山地层分区

北山地层分区

04

塔里木地层区

该区虽然地表露头分布局限,但大量石油钻井资料揭示,三叠系分布广泛,且地层序列齐全,为一套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的内陆盆地碎屑沉积组合。地层序列与北方大陆相邻的其他地层区相似,表现为下红、上黑的结构,而且上部含煤,并可能有海泛夹层。生物群中未见水龙兽肯氏兽动物群,上统所含植物群具有南、北方植物群混生现象。本区也夹有多层海相疑源类化石。

可划分为5个地层分区:

南天山地层分区

塔北地层分区

塔中地层分区

塔西南地层分区

塔东南地层分区

05

华北地层区

本区三叠系由一系列大型河湖盆地和低山丘陵小型盆地碎屑沉积物所组成,下统及中统下部主要为紫红色细砂岩、砂质泥岩和泥岩沉积,产Pleuromeia-Voltzia植物群;上统为灰色、灰绿色砂岩、泥岩夹煤层,产D-B植物群。东部吉林南部浑江地区上三叠统虽在环太平洋构造体系中发育了火山岩地层,但仍产华北区的D-B植物群。

根据沉积盆地间的地理分离及沉积相和地层序列的分异,本区可划分为6个地层分区:

吉南辽东地层分区

阴山燕山地层分区

冀鲁皖地层分区

豫西山西地层分区

鄂尔多斯地层分区

北祁连地层分区

06

昆仑秦岭地层区

本区地层序列十分复杂。三叠纪早期,秦岭海槽作为古特提斯东段的一个小分支由西向东呈楔形延入扬子板块和中国北方古陆之间。西部主体为夹持于中国北方古陆(劳亚古陆)、昌都北羌塘地块(微板块)和扬子板块三个板块之间的造山带地层综合体。板块之间的洋盆也在三叠纪中晚期相继俯冲关闭,并形成依次拼贴的构造地层组合,上统上部即形成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生物群也以北方型和特提斯型混合为特征。

根据沉积和构造地层组合可划分为5个地层分区:

喀喇昆仑地层分区

南祁连地层分区

东昆仑山南坡秦岭地层分区

可可西里巴颜喀拉马尔康地层分区

义敦地层分区

07

西藏滇西地层区

本区三叠纪时期为特提斯多岛洋中孤立北漂的小块体,接受海相沉积,它们在三叠纪中晚期以后才与北方大陆拼合。本区以班公湖丁青接合带为界。

并根据地层序列差异分为3个地层分区:

羌塘昌都地层分区

滇西地层分区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层分区

08

喜马拉雅地层区

该区三叠纪时期是印度板块的北部边缘部分,与北方其他地块之间仍以大洋分隔。三叠纪沉积物有稳定型、过渡型和活动型三种类型,划分为2个地层分区:

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

高喜马拉雅地层分区

09

华南地层区

本区三叠系下、中统主要为海相沉积,上统为海陆交互相和陆相含煤沉积。动物群以特提斯型为主,植物群以南方型为主。地层序列和沉积相的分异主要受控于西部康滇古陆、东部的华夏古陆和西南地区的右江凹陷。

可划分为5个地层分区:

下扬子地层分区

上扬子地层分区

盐源丽江地层分区

东南地层分区

右江地层分区

10

南海地层区

本区主要指中国东南部海域沉积区,不过本区三叠纪沉积记录很少,目前尚无海相三叠系发现。

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地层分区:

台湾地层分区

海南地层分区

侏罗系

我国侏罗系分布广泛,发育完全,沉积类型复杂,总的说来可分为海相和非海相两

大基本沉积类型。

中国侏罗纪地层区划图

Ⅰ.西北地层区;Ⅱ.东北地层区;Ⅲ.完达山地层区;Ⅳ.青藏地层地区;Ⅴ.西南地层区;Ⅵ.中南地层区;Ⅶ.东南地层区;

构造地层分区

根据地层区划原则,将我国侏罗系划分为7个地层区和30个地层分区。

01

西北地层区

本区为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和太行山以西的我国西北广大地区,它大体相当于北方陆缘构造域和北部大陆及陆缘构造域。区内发育着一系列大型的内陆凹陷盆地,如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同时还有一些小型的山间盆地和山前断陷盆地,如北山阿拉善、祁连山、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等山间盆地群,他们都是羌塘地块在三叠纪末与古欧亚大陆南缘碰撞之后出现的。

本区分为9个地层分区:

准噶尔地层分区

塔里木地层分区

昆仑地层分区

北山阿拉善地层分区

祁连山地层分区

柴达木地层分区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分区

山西豫西地层分区

秦岭地层分区

02

东北地层区

本区包括内蒙古大部分、黑龙江中西部、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东部、安徽北部和江苏西北部。在大地构造上属东部(环太平洋)陆缘构造域的北中段。区内发育着一系列小型的断陷盆地和山间盆地,并有较强的火山活动。早、中侏罗世的沉积盆地形状大多呈东西向展布,晚侏罗世盆地则多为北东、北北东向。

本区分为5个地层分区:

兴安岭地层分区

阴山燕山地层分区

松辽地层分区

吉、辽东部地层分区

冀、鲁、皖地层分区

03

完达山地层区

本区分布范围较小,仅为黑龙江的东部,在大地构造上属东部(环太平洋)陆缘构造域的东北角,即那丹哈达海槽。早侏罗世时为深水环境,中、晚侏罗世本区上升,变为近海盆地。各时期的植物群与东北地层区类似。

本区分为2个地层分区:

双鸭山地层分区

乌苏里地层分区

04

青藏地层区

本区为新疆喀喇昆仑至青海可可西里山一线以南的青藏地区及云南西南缘一带,他大体相当于南方(冈瓦纳)大陆及陆缘构造域和南部大陆及陆缘构造域的羌塘地块。印支运动后,该区裂解为羌塘、念青唐古拉和喜马拉雅三部分,其间分别被雅鲁藏布江和班公怒江两个深海沟所隔开,属特提斯海域。

本区分为3个地层分区:

羌塘唐古拉地层分区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层分区

喜马拉雅地层分区

05

西南地层区

本区主要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及青海南部、广西西部和湖北西部的一部分,在大地构造上属南部大陆及陆缘构造域的中东段。这个区为大陆稳定型内陆沉积区,侏罗系发育齐全,上、中、下统都有沉积。

本区分为5个地层分区:

巴颜喀拉山地层分区

四川盆地地层分区

昌都思茅地层分区

西昌楚雄地层分区

禄丰大方地层分区

06

中南地层区

本区包括湖北大部、湖南、江西中西部,广东及广西大部,在大地构造上属东部(环太平洋)陆缘构造域南段的西部。该区侏罗系下、中统比较发育,沉积相较为复杂,大部分地区缺失上统。

此区分为3个地层分区:

鄂、湘、赣地层分区

十万大山地层分区

广东地层分区

07

东南地层区

本区包括安徽与江苏大部、浙江、福建以及湖北东部和江西东部,它大体相当于东部(环太平洋)陆缘构造域南段的东部,沉积盆地多呈北东向展布。该区除南端外侏罗系为非海相沉积,其中下统为暗色岩系夹薄煤层及煤线。

此区分为3个地层分区:

长江中、下游地层分区

天目山武夷山地层分区

雁荡山戴云山地层分区

十一

白垩系

中国白垩系研究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年仅在地质考察或矿产资源调查中作为一项内容进行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很有限。

中国白垩纪地层区划图

Ⅰ—北疆地层区;Ⅱ—塔里木天山地层区;Ⅲ—阿拉善秦昆地层区;Ⅳ—昆仑滇西地层分区;Ⅴ—兴安长白地层区;Ⅵ—晋冀鲁豫地层区;Ⅶ—扬子地层分区;Ⅷ—东南地层区;Ⅸ—西藏地层分区;Ⅹ—台湾地层区

构造地层分区

划分为10个地层区,21个地层分区

01

北疆地层区

该区位于新疆北部,南以艾比湖断裂康古尔断裂与塔里木天山地层区为界,向东、西延伸出国境,分别至蒙古、俄罗斯境内。地层发育较齐全,主要分布于准噶尔和吐鲁番盆地,早白垩世为一套以紫红色为主的杂色泥岩的湖相沉积,含介形虫Cypridea为代表的化石群及鱼类、双壳类、叶肢介等化石。晚白垩世发育红色为主的较粗碎屑河湖相沉积,含恐龙蛋、脊椎动物及介形虫化石群。阿尔泰及邻近以南地区缺失。

02

塔里木天山地层区

该区位于新疆南部,包括甘肃的北部和内蒙古的西端。南以卡拉其口—泉水沟—茫崖北—肃北—银根出境至蒙古,向东与阿尔金断裂相接。

中天山北山地层分区

塔里木地层分区

03

阿拉善-秦祁昆地层区

该区包括东昆仑、柴达木、祁连山、秦岭、阿拉善、大别山等山地、盆地和草原。南以木孜塔格峰—昆仑山口—修沟—玛沁、玛曲—南坪—略阳一线,沿东昆仑西秦岭南缘断裂向东与扬子地台北缘相连,西与塔里木天山地层区相接,东接鄂尔多斯地层分区沿华北地台南缘断裂与晋冀鲁豫地层区分界。

阿拉善地层分区

东昆仑祁连地层分区秦岭大别地层分区

04

昆仑滇西地层区

喀喇昆仑山地区发育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灰、红色灰岩夹砂泥岩,局部含膏的海相沉积,含特提斯型化石群。巴颜喀拉地区发育次稳定非稳定型碎屑岩、火山岩为主夹碳酸盐岩沉积,沿断裂带有蛇绿岩分布。在玛多马尔康地区零星分布紫红色粗碎屑岩含煤地层,局部夹石膏层。

05

兴安长白地层区

该区位于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北北部及辽宁西部等省(区)的广大区域,南以临河阴山燕山南缘与晋冀鲁豫地层区为界,北及东面分别进入俄罗斯和朝鲜境内。发育一套陆相火山—沉积岩和断陷盆地沉积,并具北北东向相间分布的特征。据火山岩发育程度和岩石组合特征划分为5个地层分区。

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

松辽地层分区

张广才岭南楼山地层分区

鸡西延吉地层分区

那丹哈达岭地层分区

06

晋冀鲁豫地层区

该区位于兴安长白地层区与秦祁昆地层区之间,包括宁夏、山西、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以及吉林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北部等省(区、市)的广阔区域。根据沉积类型,沉积物组合和火山岩活动程度,划分为4个北北东向分布的地层分区。

鄂尔多斯地层分区

山西地层分区

平原地层分区

辽鲁徐淮地层分区

07

扬子地层区

该区西以龙门山—三江口—剑川—大理—哀牢山—腾条江河一线与昆仑滇西地层区为界,北与秦岭大别地层分区相接,南东以凭祥—横县—梧州—洼远—定南—东乡—江山—绍兴与东南地层区分界。主要发育具北北东向分布的断裂或拗陷盆地沉积,东部地区含火山岩系。根据盆地类型,沉积物组合和火山活动强烈程度可分为4个地层分区。

康滇地层分区

上扬子地层分区

中扬子地层分区

下扬子-诸广地层分区

08

东南地层区

该区位于我国东南部,包括浙江东部、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东部等省(区)的广大区域。北与扬子地层区相接,东以台湾地层区相连,南以保亭—黄流一线与南海地层大区(仅包括三亚地层分区)分界。西段发育红色碎屑岩夹中酸性火山岩;中段下部为红色碎屑岩夹石膏或泥灰岩、油页岩;东段早期火山岩发育,晚期为正常河湖相沉积。根据其岩石组合特征及火山岩发育程度可分为2个地层分区。

武夷山云开地层分区

沿海地层分区

09

西藏地层区

该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西藏及云南西部地区,南以喜马拉雅山为界与印度地层区为邻,北与昆仑滇西地层区相接。

冈底斯腾冲地层分区

喜马拉雅地层分区

10

台湾地层区

该区西与东南地层分区相连,东以台湾纵谷为界,东部为台湾东部地层区。在西部云林北港澎湖等地,下白垩统为一套灰白、灰色砂岩、粉砂岩、页岩及薄层灰岩,夹玄武岩东部发育一套石英云母片岩、千枚岩,含沟边藻化石。其余地区未见出露。

十二

古近系

有关中国古近系的地层记述,最早见于德国人李希霍芬(F.V.Richtofen)的五卷巨著“中国”。

中国古近纪地层划分图

Ⅰ东北华北大区:Ⅰ1阿尔泰区;Ⅰ2东北区;Ⅰ3华北区;Ⅱ华南—西北大区:Ⅱ1北疆区;Ⅱ2南疆区;Ⅱ3祁连贺兰区;Ⅱ4青藏高原滇西区;Ⅱ5西南区;Ⅱ6鄂苏皖区;Ⅱ7江南南岭区;Ⅱ8东海闽浙区;Ⅲ雅鲁藏布—南海大区:Ⅲ1藏南藏中区;Ⅲ2南海珠江区;Ⅲ3台湾区

构造地层分区

01

东北华北大区

Ⅰ1阿尔泰区

阿勒泰地区

Ⅰ2东北区

小兴安岭地区

松嫩平原地区

张广才岭北部地区

张广才岭南部地区

沈北地区

下辽河地区

辽东地区

Ⅰ3华北区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河套地区

燕山太行山地区

华北平原地区

鲁西地区

鲁中鲁东地区

晋南地区

汾渭地区

豫西北地区

豫西南地区

02

华南西北大区

Ⅱ1北疆区

准噶尔地区

吐鲁番哈密地区

Ⅱ2南疆区

喀什莎车地区

拜城库车地区

Ⅱ3祁连贺兰区

柴达木地区

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

六盘山贺兰山地区

兰州西宁地区

Ⅱ4青藏高原滇西区

羌塘藏东地区

藏北地区

巴颜喀拉川西地区

滇西地区

Ⅱ5西南区

四川盆地地区

贵州地区

滇东地区

Ⅱ6鄂苏皖区

江汉盆地边缘地区

江汉盆地地区

鄂西北地区

皖南地区

皖中苏北地区

苏北盆地地区

Ⅱ7江南南岭区

湘东湘中地区

粤北赣南地区

赣中地区

Ⅱ8东海闽浙区

浙东地区

浙东坳陷地区

03

雅鲁藏布南海大区

Ⅲ1藏南藏中区

藏南地区

冈底斯南坡地区

藏中地区

Ⅲ2南海珠江区

右江地区

珠江地区

云开地区

珠江口盆地地区

雷琼地区

海南五指山地区

莺琼盆地地区

Ⅲ3台湾区

台北坳陷地区

北港澎湖地区

西部山麓及滨海平原地区

雪山山脉北部地区

雪山山脉中南部地区

脊梁山脉地区

十三

新近系

我国最早建立的新近系地层单位是兰州西宁地区的“贵德群”,现划分为五个组,

包括中新统与上新统。

中国新世纪地层区划图

Ⅰ华北—东北大区;Ⅱ西北大区;Ⅲ华南大区;Ⅳ青藏—南海大区;

构造地层分区

01

华北—东北大区

Ⅰ1东北区

小兴安岭地区

松嫩平原地区

张广才岭地区

沈北地区

下辽河地区

Ⅰ2华北区

燕山太行山地区

华北平原地区

鲁中鲁东地区

晋西地区

晋东地区

汾渭地区

豫西南地区

内蒙古区

河套地区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内蒙古东部地区

Ⅰ4鄂苏皖区

江汉边缘地区

江汉盆地地区

鄂西北地区

南京地区

徐淮地区

苏北盆地地区

02

西北大区

Ⅱ1北疆区

准噶尔地区

吐鲁番哈密地区

Ⅱ2南疆区

喀什莎车地区

拜城库车地区

Ⅱ3祁连贺兰区

柴达木地区

兰州西宁地区

六盘山贺兰山地区

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

03

华南大区

Ⅲ1西南区

四川盆地地区

贵州地区

Ⅲ2湘赣区

赣中地区

Ⅲ3东海闽浙区

浙东地区

福建地区

浙东坳陷地区

04

青藏—南海大区

Ⅳ1青藏区

藏南地区

藏中地区

藏北地区

羌塘藏东地区

巴颜喀拉川西地区

Ⅳ2云南区

滇西地区

滇东地区

Ⅳ3南海珠江区

云开地区

珠江口盆地地区

雷州北部湾地区

琼西北地区

海南五指山地区

莺琼盆地地区

西沙地区

Ⅳ4台湾区

台北坳陷地区

北港澎湖地区

西部山麓及滨海平原地区

雪山山脉北部地区

雪山山脉中南部地区

台湾东部地区

十四

第四系

第四纪这个概念作为地质年代的一段,可追溯到18世纪中叶,由意大利Arduino提出将地质年代划分为第一纪、第二纪、第三纪、第四纪,其中第四纪是指松散的冲积物。

中国第四纪地层区划图

Ⅰ—西部地层区;Ⅱ—中部地层区;Ⅲ—东部地层区;Ⅳ—岛屿与海域地层区

构造地层分区

分为4大地层区,即西部地层区(Ⅰ)、中部地层区(Ⅱ)、东部地层区(Ⅲ)、和海域地层区(Ⅳ)。同时,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南、北古气候和生物群组合有明显差异,故在三大阶梯的大区内又以东西山系为界划分为10个分区。

大区和分区的界线是:

Ⅰ、Ⅱ两区的分界大致以东经°为界,向南沿青藏高原东界一线;

Ⅱ、Ⅲ两区的分界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和雪峰山东侧为界;

Ⅲ、Ⅳ两区的分界以海、陆为界。

其中:

Ⅰ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分区,北部为西北地层分区(Ⅰ1);南部为青藏高原地层分区(Ⅰ2)。

Ⅱ区划分为黄土高原地层分区(Ⅱ1),;四川地层分区(Ⅱ2);云贵高原地层分区(Ⅱ3)。

Ⅲ区划分为4个分区,即:东北地层分区(Ⅲ1);华北地层分区(Ⅲ2);长江中、下游地层分区(Ⅲ3);华南地层分区(Ⅲ4),包括海南岛。

Ⅳ区未细分,包括台湾岛。

节选自《中国各地质时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搭讪小桔

TOP榜

点击下文直接查阅

都说了,别和搞地质的一起出去旅游……

石油工业动画,堪称「好莱坞大片」

物探版《小苹果》,一曲唱尽物探甜酸,桔灯激情演绎

南山南(地质队版)

舌尖上的勘探队

地质人的苦难与幸福

世界石油之最,最全总结,吐血整理!

构造地质演示动画,史上最全版,必藏!

壮观

地质学家拍摄的地质美景

你所不知道的“页岩气革命”!(知识量巨大、烧脑、慎入!)

『中国地质图』最全汇总

地质之美-构造地质学科普系列图片

精选TOP20

世界上最贵的石头,惊艳啊!

打开中国地图的正确方式

中国地质大学为什么有两个?——谈中国的“八大学院”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识别大全

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这是目前为止最清晰解释!

水力压裂技术,动画讲解(带中文字幕),涨姿势了

给力的国外地质科学网站(更新),超实用!

历数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共33处,最全整理)

绝美的石头开花大自然巨献!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
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izhouzx.com/lzsrk/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