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雷州市新闻
雷州市经济
雷州市人口
雷州市旅游
雷州市地理
雷州市交通

盘点雷州府古代文人留下的文学作品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rczy/

概述

雷州半岛地处中国大陆的最南端,被誉为“天南重地”。这不但说明雷州半岛在中国疆域版图上具有极为重要的领土主权、国防、海洋、交通等方面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价值,而且她还有独特的区域文化个性和社会族群即民系的分野意义。

长期以来,在中国,尤其是岭南文化版图上,只划分广府、潮汕、客家三种地域文化类型和少数民族文化类型,以及相应的三大民系的文化区域单元即文化区。无论学术界还是社会其他各界,都按这个文化认知体系来建立岭南文化概念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实施各项文化建设工程。

但在实际上,雷州府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存在和她的现状特征,实可划分出一个相对独立文化类型雷州文化和相应文化载体雷州民系,简称为雷州人,与岭南广府、潮汕、客家,以及海南琼州、广西八桂文化及相应的民系并立,在岭南文化版图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文化作用和影响。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雷州文化概念并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使用;即使在当地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命名、推介和普及,也存在一些分歧,未能取得完全统一。

雷州府古代文人的留下的作品,大都以诗歌为主。其实,这也是岭南诗歌的一个摇篮,虽然兴起时间较晚,但它来源广泛,有本土、流寓和宦旅三大诗人群体。他们赞雷州山川之秀美,边陲风情之独特,红豆之妖娆,留下许多情真意厚、脍炙人口的诗篇,为雷州文化增添异彩。他们的作品各有各的特色和风格,并不逊于岭南其他地域的文化。作品,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我们雷州府在古代有哪些名人留下了文学作品。

宋代

宋代以前,雷州半岛经济、文化落后,教育未兴,缺乏产生古典诗歌的条件,未见一个本土诗人。虽然也有唐代李邕、王琇等官员流放到雷州,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诗作。

杨源兴第一进士

根据道光版《广东通志·选举表》记载,雷州府第一位进士是海康(今雷州)人杨源兴,于宋孝宗淳熙五年(年)考取戊戌姚颖榜进士。因年代远久,很遗憾,目前没有查阅到他留下的作品。

纪应炎(-?)重名节的南海先生

小名孟嗣,字伯明,号后坡,遂溪县二十二都湖光下埠村(现属麻章区湖光镇)人。宋宝祐四年(),首赴廷试,榜登二甲进士第十一名,为遂溪历史上登二甲进士的第一人、雷州府第二位进士。

登第后,初任海南澄迈主簿,他为官清廉,名重当时。纪应炎政绩修明,死后祀乡贤,后人尊称“南海先生”。在任期间,与经略冷觉斋意见不合,乃自书对联贴于门柱,云:

“三年南海清心坐,一任东君冷眼看”。

道光版的《广东通志》和《全宋诗》就收录到他这两句诗,除此再也没看到其他作品传世。

宋代外籍还有寇准、苏辙、秦观、李纲、汤显祖等贬谪或流寓和途经雷州的官员,他们在兴教办学、传播中原文化之同时,也著文写诗,留下不少佳作,其中汤显祖在徐闻所作就有首!可算是雷州古诗的发轫时期。

元代

元代实行高压民族政策,加上战乱纷纷,文坛一片萧条冷落,雷州只有11位举人,只有2人留下诗作。

王景贤学富行修著作超逸

字希贤,号愚谷,海康淡水村人,元仁宗延祐年间举人。派任邕州路教授,升天河县县长,后升任清江路推官。万历版《雷州府志》载其“学富行修,著作超逸,皆抒自胸臆”。可见他作品不少,但保留至今的只有两首诗:《老儒》和《清贪》。

诗中抒发了自己淡泊功名利禄,主张以仁义廉洁处世,远离是非之地,财富多了反招来祸患,不及清贫更有生活意义。文宗后登上帝位,赐王景贤一领六花官袍,他没有以此为荣,也不再出仕,终老乡里,恪守自己的人生哲学。

吴正卿青史旧书吴太守

字素臣,由化州路学录赴湖广。元仁宗延祐四年乡试中举,授平湖书院山长,历任南宁知军。元统间,为合浦、临桂尹,海北、广西两院交荐,其剡略曰:人才,国家之元气,风纪之耳目,必元气充而耳目明。

其留传至今的作品只有一首《山村即事》诗,诗风轻松明快、语言清新自然见长。展现了雷州半岛山村幽美景色和淳朴风情,抒发作者对乡居的赞美与留恋。

明代

元末明初,政权战火未波及雷州半岛,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雷州出了十多位进士和多名举人,超越前几代总和。一些文人作品活跃,成就斐然,很多作品不但在书院、民间中传诵,有些还结集成书出版。

王吉(16-年)文韬武略靖国保民

号石杨,又称太守公,美称乡贤公,遂溪黄略村人,永乐十八年庚子科举人。明洪熙年间由岁贡荐入国子监太学生,授浙江通判,调任广西柳州国知;后擢升福建延平郡守、湖广布政司右参议。任职时体恤民情,剿除匪患,卓有惠政,政绩丰硕。柳州绅民“立生祠祀之”,荣登雷州府“乡贤榜”;逝世后子孙建“乡贤家祠”祀之。

王吉留下许多作品,他所写的诗歌时空维度博大,如空谷传声,但又不失细致描述,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技巧。其中《湖光岩》,此诗碑刻于湖光岩风景诗廊。

陈贞豫(-年)才华出众忠于职守

字奋扬,遂溪县附城乡(今遂城镇)陈村人,明洪武二十八年举人,擢为北京监察御史,晋升为文林郎,升都察院交趾道巡按御史。在职期间忠于职守,体察民情,刚正不阿,即深入民间,了解民情,采取措施制止流寇骚扰,为民解困除害。明洪熙元年,贞豫微服私访石城,途中不幸被贼首苏观彩杀害,时年57岁。

陈贞豫十六岁就考中秀才,他学业有成、才华出众,他写过《初游湖光岩》和《再游湖光岩》流传于世。

罗章矢志高尚

海康县人,明成化四年(年)戊子科举人,任袁州府学训导。留传有《宜阳唱和集》,以吟唱自娱,为时人所折服。其诗咏史伤时,诗风高古、色彩明快。其中《题伏波庙》很是出名。

彭钰明敏博学

字席之,遂溪县田墩人,明成化岁贡,明宏光乙酉科举人。他明敏博学,为诸生教授,高雷之蔚起者,多出其门。

其作品恬静渊默,温和简易,学者称为“巢云先生”。祀乡贤祠。作品有:《四书内说》、《尚书解义》、《读史鉴法》诸书;还著有《平冠功绩序》收于《遂志》。

冯彬廉洁换得身后名

嘉靖四年乙酉科举人,嘉靖八年己丑罗洪先榜进士,历任平阳、上海县令、监察御史和松江知府。执政有卓异之声,受民爱戴。逝世后北海道陆万中、雷州知府陈赞为其建“清朝侍御郎坊”。

他学问精进,工词赋,尤以理学闻名。所写诗以写景抒情、意气纵横、生动活泼著称。如《观弈》写楚汉相争、护璧归赵和六国对秦作战为背景比拟对弈,写得形象十足,引人入胜,而其自己又跳出局外,另寻天地;还作有《邑侯班公去思碑记》。留有《桐冈集》。

“廉洁换得身后名,德行留赠郡人荣”。从冯彬所遗的诗文中,便可窥其人生之境界。

邓宗龄名震玉堂

徐闻烈村(已废)人,万历四年(年)丙子科举人,万历十一年癸末科朱国祚榜二甲第二十四名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加检讨。擅长诗、书、文学,造诣很高,是时名震玉堂。早年著有《舟中草》,晚年著有《玉堂遗稿》等,还作有《遂溪学名宦乡贤祠记》。

邓宗京

徐闻县龙塘镇烈村人,嘉靖拨贡,任江西省兴安知县。留有作品《题石门岭》。

陈其峩笃学潜修

遂溪县二十一都仙凤村(现属麻章区太平镇)人,万历乙卯举人,考选知州,未仕而终。入祀宾兴祠。陈其峩笃学潜修,著有《尚书注解》、《湖光岩》。

清代

清代雷州府文学作品进入全盛时期,人才辈出,仅海康一县,由进士、举人、乡贡、大学士出身的官员教谕即达多人。

洪泮洙(-年)清世人龙清代第一进士

字献统,号垂万,遂溪县二十一都庐山村(现属麻章区太平镇)人。明末清初雷州著名学者,清代雷州第一个进士。明崇祯十五年(年)举人,清顺治十三年(年)任琼州府琼山县代理教谕。清顺治十五年,赴京应试中进士,授通政司观政,清康熙三年(年),出任安徽省休宁知县。“政尚宽敞”“休人颂之”。

洪泮洙于五十九岁辞官回乡,曾创作一首品位极高的《辞官诗》,从中可看出他淡泊名利主动辞官、无官一身轻领儿孙颐享天年,吃饭时就等老婆端上美酒、剩下的任务就是儿子还要继续读书。形象地反映出他此时老伴贤惠能干,温柔体贴,老少和睦的家庭气氛,体现出他欢乐达观人生态度。

洪泮洙曾赠诗于陈瑸,曰:岁序频催前辈老,江山留待少年雄。从中可看出他慧眼识才,并将期望寄托于陈瑸,寄托于青年一代。

洪泮洙夫人过世时,他又做了一首《奠酒歌》,充分地表达了他夫妻生前的恩爱和对人生生离死别豁达心胸。

洪泮洙为人清廉正直,能文善诗,一生著述多已失传。现存主要作品散见于府、县志。载于《雷州府志》的有:《湖光岩山水记》《游西湖记》《堤岸记》等文,以及《题湖光岩》《伏波井》《寇公祠》等诗;载于《遂溪县志》的有:《陆泉冰心》《百丈通津》《鹿渚莲洲》《东海波恬》《蓬莱花仙》《七星拱秀》《石门双峙》《湖光镜月》等文和《遂溪八景诗》《忆湖光岩》《伏波庙》等。

康熙十二年,他应知府聘请编纂《雷州府志》;康熙二十四年,他主持编纂《遂溪县志》。广东学政陈肇昌特褒奖赠予“清世人龙”匾额。

杨晃岱为民请命

字东屏,居雷州夏广村。自少聪慧,博览群籍,为文捷而工,道光壬午中副车,丁酉领魁荐。平生严气正性,人有不善,不敢与之闻知。而遇人困乏,常行赐恤。雷阳书院旧规,必须孝廉以上方可主讲。其轻财重义类如此,素励廉隅场中,虽重贿不能得其只字。士林咸敬之。流世作品有《雷祖庙铜鼓歌》、《採珠谣》。

陈瑸(-年)千古一清端

字文焕,号眉川,雷州市附城镇南田村人,康熙三十二年(年)举人,康熙三十三年进士。他历任古田知事、四川学政、台湾县令、厦门兵备道兼学政、湖南巡抚、福建巡抚、闽浙总督,追授礼部尚书,谥“清端”。

陈瑸在任内表出卓越的治理地方的才干和良好的为官品格,有“廉能为最”的美誉,被世人誉为“千古一清端”。他曾三次到台湾任职,在清朝早期治理台湾的一批官员中,是治台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政绩最为显著的官员。

陈瑸自幼聪颖好学,力学经史、诸子百家,陈瑸小时就能作诗了,所以他一生留下很多诗文。年由邓碧泉编选·校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陈瑸诗文集》。

人的经历不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也不同。陈瑸作品突出反映民生困苦,揭露官吏巧取豪夺,直撕下他们丑恶的面孔,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熟练的写作技巧。

如披露水灾给雷州东西洋田造成严重损失和百姓蒙受苦难有《诉灾诗》。因饥荒造成的惨状更令人心酸,但贪得无厌的官吏对百姓的盘剥如狼似虎,使人害怕。作者身为官吏一员,对此深深自责,羞愧难容,又无可奈何,只能在《岁饥四绝》中作了有力的控诉。

陈瑸也是一位写山水高手,在他笔下,祖国山川风物了然在目,情景交融,激起读者无限感慨,仿如亲历其境。如北京近郊《芦沟晓月》;又如写尽了清远这座临江而建千年古刹的雄伟与壮丽,后来者大有“眼前有景道不得”之叹的《过飞来寺》。

陈昌齐(-年)广东治汉学、朴学第一人

字宾臣,号观楼,又署瞰荔居士,海康调风镇南田村人,乾隆三十五年(年)举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湖北主考,历任赞善中允掌河南道监察御史、兵部给事中、刑科掌印给事中、浙江温处兵备道。

陈昌齐留下“有千年禄切,无百年观楼”化解矛盾的劝世名言,永远教化着雷州人。这句至今广泛流传的格言,体现了他倡导文明、劝民和谐共处的高风亮节。

陈昌齐的一生是廉洁从政、严谨治学的一生。他致力于修纂典籍、考证著述、编史修志、求知博学、教育后进,既是一位廉臣循吏,更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是广东历史上出类拔萃的学者。

陈昌齐的一生对社会的贡献主要在于学术文化方面,在学术上的卓著是参与编修“三通”“四库”、勘校《永乐大典》。他的墨宝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少,可惜随世事浮沉,劫后惟余凤毛麟角。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美术鉴赏家,《海康县续志》收录了他的题画诗有十余首。“昌隆国运,欣张绎帐培高足;齐整民风,巧借冰山睦近邻。”就是陈昌齐高尚人品的写照。

丁宗洛(-年)文政有声

字正叔,号瑶泉,雷州市调风镇调铭村人。嘉庆十三年(年)恩科顺天举人,选授山东省济宁州同知,历署昌邑、乐陵、曲阜等县事。居官数十年,“尽心民事”“清介不苟”,勤政爱民,两袖清风,深受人民爱戴。翰林院编修王赠芳(江西庐陵人)赠以“文政有声”之匾。《济宁州志.宦绩传》载:丁宗洛“清介不苟、安贫嗜学、百里祈雨、烈日捕煌。博书之外,讨论古今。历年代理县缺,有政声……”

他既是一位政绩显著的“廉史”,又是一位著名学者。著作有《逸周书管笺》十六卷外、《大戴礼管笺》十三卷、《陈清端公年谱》二卷、《陈清端公诗集》八卷、《五经经义》、《四书余义》、《增订雷州府志》、《古合外志》、《连阳丛话》、《连阳余闻》、《挥汗录》、《雷阳黎献集》、《不负斋文集》、《一桂轩诗钞》、《梦陆居诗稿》、《攀陆居诗话》、《梦陆居拙词》、《顾甄集》、《驿春集》等。

陈乔森(-年)诗书画堪称三绝龙性难驯视万事如粪士

原名陈桂林,字颐山,又字木公,湛江市郊东海岛东山区人。咸丰十一年举人。

陈乔森从小便立志学武,虽聪颖卓异,但因家庭贫困,无钱读书,只好在路过书院的门口时偷听偷看老师教学,默记心中。稍大,他便继承父志当营兵。后在举人陈丽秋的资助和影响下,二十岁开始折节读书,从而改变了崇武约志节。

陈乔森的诗书画都很出色,三者融为一体,堪称三绝,而且他性格磊落,有求必送。晚年居住雷城,嗜酒如命,每当酒酣,经常对客提笔挥毫辄成佳作,所写作的字画以应求者,所以他的作品流传于非常之多。他的《题蟹诗》写出了吃蟹的感受,令读者垂涎三尺。

陈乔森生前对著作很不爱惜,他的得意门生宋鑫曾屡求出其诗文付梓。乔森则大笑曰:“千来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并自道:“吾诗上窥陶谢,文则未及于古,得失寸心知。”从而责止之。陈乔森去世后,宋鑫旁搜精辑,于民国八年己未(年)旧历四月下浣八日编成陈乔森《海客诗文杂存》五卷和《亭榕垞诗钞》流传于世。

李晋熙(-年)清廉忠孝操守者

字春卿,号芸友,海康县塘尾社邦塘南村(现属白沙镇)人。光绪十一年(年)举人,光绪十二年恩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拟任安徽涂州直隶州知州。

李晋熙的文章充实优美,得到府、县里名人学者的称赞。他除了读书、写诗、购藏书、做学问外,别无爱好。他的著作颇多,文稿多已散失,惟存有《漉云斋诗存》四卷,集句十二卷,可惜现已很难找到,在《海康县续志》中,录存有其诗歌首,摘句18则,集句诗10首。其《懒猫谣》对“懒猫”形象及罪恶刻画的惟妙惟肖,令人切齿。

罗鼎(-年)乱世奇才

别名衍昌,字珊洲,遂溪下六镇(现草潭镇)罗屋村人,光绪十一年(年)乙酉科第三名举人。初任罗州同训,后任遂溪知县;他虽在仕途上失意,但在学术上却有成就,著作甚丰,工诗善画,墨迹遍及遂溪、广州湾等地。新编《遂溪县志·艺文》收入其诗八首,是入选该志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他的《玉露堂诗集》在当时颇有盛名。

其诗内容广泛,有写景,不出雷州大地;有伤时于百日维新;有感慨于个人身世和功名得失、人心险恶。其诗风雄直刚健、明白易懂、直奔主题,为时人折服。如《古行路难》对人心叵测、道德滑坡大张挞伐。

面对如此一个社会困境,作者有自己处世哲学。正如其《虞卿》。罗鼎拥护康梁变法。变法失败后,他也离开官场,闲居故里,但仍不忘国事,唯充满无奈。其《幽斋漫成》,即为这种生活写照。他对雷州田园山水、民情风俗感情甚笃,在他的笔下,这块天南重地春光明媚、景色招人,风景如画如《清明日郊行》。

总结

雷州府古代名人留下的文学作品当然没止这些,有的因年代更迭等原因早己失传了。

雷州府文化在岭南文化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不管出自哪个作者群体,都继承着岭南文化的优良传统,与其风格上相应,是不可分割的。

但基于各种原因,雷州诗歌别说在全国诗坛,即使在岭南文学史上也没有相应地位,许多优秀作品未被收入,实有失公允。故开展雷州诗歌研究、发掘和开发利用,应为雷州半岛文化建设一项重要任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izhouzx.com/lzsrk/1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