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图片源自网络(作者/碧云天)动不动就辞职,时不时要喝点小酒,买不起酒才不得不重新寻个新差事的东晋著名大诗人陶渊明,在他年近不惑的时候(公元年),突然连发20个豪情万丈的誓言:“老夫今天开始戒酒!”
老婆、孩子通通摇头,“我信你个酒鬼才怪”,打算出门干活去。
陶大诗人着急了,“别走啊,我是认真的!相信我,立诗为证!”
于是,陶大诗人挥笔而就,一首包含了20个“止”字的止酒诗跃然纸上:
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在诗中,诗人诚恳地解释了自己之前不想戒酒的原因: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呜呜,平时不喝酒的话,我心情就无法快乐啊!早上没酒喝,我都起不了床;晚上不喝酒,我就睡不好觉。”
接着诗人狠狠地表达了今朝就开始戒酒的决心: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我知道停止喝酒心里会不快乐,但是我更知道,停止喝酒对身体才是有益的,所以我决定,从今天早上开始,真真正正停止喝酒!”
一向贤惠得体、深知丈夫脾性的夫人,微微一笑回复,“你开心就好,我和孩子们先去园子里摘葵了。”
过惯了苦日子,现在难得看到一家人乐呵呵的场景,陶大诗人很是开心,满满地倒上一杯酒,一饮而尽!
正要掩上门扉而去的夫人,轻轻压下一声叹息:“呵呵,我差点相信了一个酒鬼。”
“偶有名酒,无夕不欢”的陶大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还是经常在酒中自得其乐,一喝就要喝到醉才满足:“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陶大诗人共留下首诗,其中有20首专为饮酒而作;还留下12篇文,其中最著名的《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两篇文中都有关于自己爱酒、嗜酒的描述。
所有作品中,关于戒酒的,仅只一篇《止酒》。
这独一无二的孤篇,在后世被频频引用、唱和。自东晋到后来的隋唐宋元明清,各大才子、诗人、词人,凡是想要立誓戒酒的,大都会借用《止酒》来表达决心。
而其中一位,就是鼎鼎大名的苏东坡。
苏东坡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图片源自网络在陶渊明写下《止酒》一诗年后出生的苏东坡,不但酷爱饮酒,还酷爱酿酒,还酷爱吆喝大家一起饮酒,说作诗、饮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诗酒趁年华”。
苏东坡的人生可谓是大起大落,大落大起,最终落落落……他曾为殿试“榜眼”,也曾被捕入狱,还曾连升八级,但最后还是在贬、贬、贬中度过。但是没关系,天大的事,在东坡的眼里都不是事儿,到哪都可以随遇而安,举重若轻。
公元年,年已60岁的苏东坡被贬儋州(海南),他的弟弟苏辙被贬雷州,赴任途中有一个月左右两人一起同行。半途,东坡旧疾发作:“哎,我这里疼,那里也疼……”
弟弟顿时心疼不已:“哥哥,你戒酒吧,戒酒了身体就会好很多,就不疼了!”
弟弟还给哥哥诵读了陶渊明的《止酒》诗:“……止利己,……止为善。”
“哥哥,停止喝酒才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啊!”
哥哥十分感动,老泪纵横:“好的,弟弟,我以后再也不喝酒了!家里再也不祭拜酒神!”
苏东坡随即大手一挥,专门写了一首戒酒诗,在离别之际送给弟弟:
和陶止酒
时来与物逝,路穷非我止。
与子各意行,同落百蛮里。
萧然两别加,各携一樨子。
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相逢山谷间,一月同卧起。
茫茫海南北,粗亦足生理。
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
微屙坐杯酌,止酒则瘳矣。
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
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
“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从诗的最后一句来看,东坡当时戒酒的决心还是相当大的。那么,结果怎么样呢?
跟弟弟在琼州海峡分别后,东坡到了海南上任,又开始自己的酿酒实验,还把酒坛子放在床头,时不时舀上一勺尝尝:“自拨床头一瓮云,幽人先已醉奇芬。”
苏辙遥遥写信而至:“哥哥,你不是说要戒酒吗?嘤嘤~”
可见,当诗人说他要戒酒时,他确实是很认真的,只是,戒不了不了不了……
题后记:陶渊明“止酒”、东坡“和陶止酒”均为史实,然文中的对话情节为的作者胡诌乱撰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