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从小就爱看《新闻联播》。虽然现在这些“伟光正”的思想有些虚,但不可否认我通过它知道了一些新闻,也正是因此,才让我对生活的国与家产生了某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我少年时的价值观是在父亲的引导下形成,直到现在,每次回家还会和他讨论一些新闻,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倾听他的讲解。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参加过对越南的“自卫还击”战,正是他的这种经历,使我从小就对从军有了强烈的渴望,时常产生为国镇守边疆甚至慷慨赴死的豪情。由于现实的无奈,此想法在岁月的消磨中渐渐模糊,永远也无法实现了,剩下的只有为家乡做点事情的情怀,时常回荡于心,时刻不敢忘怀。
在读初中时,开始听到许多关于雷州的负面新闻,每当听到看到种种现实,我都会暗暗心痛,幻想过自己能去改变一点。说来可笑,我曾立志过要当公安局长,决心以一颗视死如归的心与黑恶势力作斗争,使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能多些安宁。时间流逝,转眼初中就毕业了,深藏心中的梦想偶尔还在悸动,直到毕业那个假期,我满怀激情撰写了一份多字关于雷州改革指导意见,在那段时间里,我满怀信心地把它拿给同学们看,希望得到他们的一些建议,也曾把它提交至雷州的市长信箱,不过一直没有回音。如今,再看这份文件,就会苦苦一笑,实在没有勇气往下看,即使它是出自于当时只是个初中生的我。
初中的假期结束了,转眼就到了紧张的高中生活。随着知识的增长,思想的不断成熟,我知道要想去改变这个地方,仅仅靠一名公安局长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改变了想法,如果是市委书记就应该有机会去做一些改变了,所以到了高中我立志当市委书记。于是我开始收集关于雷州市政府等信息,努力去学高中政治。我在网上查找政府各机构的职能,拿笔记本写下关于雷州改革的一些想法,在和朋友逛街时也会思考应该如何改善问题……静静回想,当时的幼稚和单纯依然清晰,那个冲动又富有激情的少年的身影依旧回荡在脑海,但内心更多是惭愧和可笑。曾几何时,身边的同学总说我想太多,不要自寻烦恼,可怜我当时并不这么认为,单纯是因为我喜欢这样做,喜欢去想这样问题。
高中的记忆里,有件事印象比较深刻。那是高一时,一位同学和我说起他同学的故事:他同学是雷州人,在湛江读书,有次他带朋友来雷州玩,兴致勃勃地向别人介绍说这就是又丑陋又野蛮的雷州。听完这个故事,我只是感慨了一声。不可否认,雷州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作为一名雷州人,完全不必这样向别人推介自己的故乡。反过来说,你觉得这个地方丑陋和野蛮,那么你出生在这里,是否也是丑陋和野蛮的呢?当然不必上纲上线,也许他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吧。但这个故事也在鞭策着我,在和外地同学交往时,尽量少说有损家乡的话,即使它不是那么完美,不是那么漂亮。它是我的家乡,有我的家人和朋友,我相信它总会变好的,一直都相信。
有人说我们越长大就越变得现实,不再容易冲动。读大学后,我再也不想当什么官,去实现曾经什么理想了。冷静下来之后,我的想法随之改变,并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是到了寒假,我积极加入雷州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虽说我在湛江读大学,算是离开雷州,所以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