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9日)上午,市创文办主办的“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湛江市道德讲堂暨第六届“湛江好人”发布活动在市图书馆举行。
活动宣读给予获得湛江好人称号市民的表彰决定。
湛江好人称号
助人为乐好人(6人)
苏娟;庞小飞;孙海英;陈平;罗璇俏;颜志养;
见义勇为好人(4组)
罗汝泽、周雄勇;王炳坤;吕玷辉、吕永良;张廷荣;
诚实守信好人(1人)
黄开益;
敬业奉献好人(6人)
黄雪珠;董成宇;李志翔;黄小戎;杨向东;张志添
孝老爱亲好人(4人)
吴兰英、李观记、陈华燕、林芊清
市政协副主席刘耀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周伟武、市文广新局局长聂兵为获奖代表颁奖。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周伟武为获奖代表颁奖
市文广新局聂兵局长为“湛江好人”代表助人为乐好人颁奖
活动中,23位被评为湛江好人称号的市民共聚一堂,一起学习、践行《湛江市民文明公约》和《市民文明二十条》。孙海英等三位湛江好人代表宣读了《践行文明公约共创文明城市倡议书》,代表们结合实际分别谈了如何践行公约的体会,加深了大家对《湛江市民文明公约》和《市民文明二十条》的理解。
湛江好人孙海英讲述一个道德故事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伟武表示,我市通过发布文明公约,呼吁市民践行公约,争做文明有礼湛江人,就是响应了中央号召,创新了活动载体,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湛江好人作为道德模范,也是公众人物。为社会做榜样,公众人物责无旁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比于普通人,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均能对社会和公众起到相应的示范作用所以湛江好人应该责无旁贷的行动起来,勇敢捍卫公序良俗,积极净化社会风气,引领全社会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提高。
实至名归的好人们助人为乐1.苏娟——遂溪县金声曲艺社社长
苏娟,女,今年60岁,是遂溪县一家药店的老板。平凡的她却时刻心系着困境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她的善举得到广大群众包括“广东好人”卢陈兴的称赞。20多年来,她一直心系遂溪文化艺术学校的孤儿们,每年至少三次到学校探望他们,送去米、油、衣服等物资,还结对帮扶欧文杰、欧文建等10余名孤儿长大成人。苏娟还加入中国力量爱国志愿者遂溪服务队,自掏腰包走访慰问特困户,资助残疾孤寡老人。
2.庞小飞——赤坎区国税局副主任科员、人事教育股股长
庞小飞,赤坎区国税局的一名工龄达30余年的老干部,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创造了不斐的业绩,生活中,十几年来坚持参加义务献血活动,发扬着献血救人,造福社会的崇高精神,累计献血次数达17次,累计献血量达到毫升,先后获得至年度全国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至年度全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至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年度湛江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
3.孙海英——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志愿服务队队长
孙海英是湛江开发区志愿服务队队长,自从开发区志愿服务队建队以来,她常常利用节假日和周末的时间奔波在善爱的道路上,她是开发区志愿者服务队的领头羊,带领队员们开展了“以孝敬老”、“帮扶孤儿”、“关爱留守儿童”、“帮扶特困户”等一系列志愿公益活动。在爱的路上,她以身作则,常常自掏腰包去帮助困难的群体。在志愿服务队组建的一年多时间里,开展了各类公益慈善活动达多次。队里有句这样的话“有英姐在,世界全是爱!”
4.陈平——雷州市覃斗镇残疾人协会会长
陈平,覃斗镇铺前村村民,覃斗镇残疾人协会会长,二级残疾人。他双腿瘫痪,行走不便,面对坎坷的命运,在自主创业路上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他创办石场工艺厂更像是个“爱心家园”,常把一些残疾人招来厂里工作,重树他们的生活信心。他致力倡导互助风尚,每年都组织当地残疾人开展慰问活动,上门给一些重度残疾人、困难残疾人送来粮、油、糖、衣被等生活用品及爱心款。年,陈平被授予“湛江市自强模范”称号。
5.罗旋俏——廉江市安铺镇第四小学学生
年10月31日下午4时左右,罗旋俏骑着自行车在廉江市安铺镇建设大道行走。此时,在距离罗旋俏大约2米远,同样骑着自行车相向而行的50岁左右的大妈突然不知因何从自行车上跌下来躺在地上。罗旋俏立即停下车,毫不犹豫跑过去扶起她,并帮助大妈捡起洒落地上的物品。然而大妈却紧紧抓住罗旋俏的手,声称是她将自己撞倒,要她赔钱。最后,附近亲眼目睹事件的农民莫景民大伯和周围群众证实大妈属自己跌倒,与罗旋俏无关,罗旋俏扶起大妈是助人为乐行为。罗旋俏的事迹先后被本地和中央级新闻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 颜志养今年62岁,是雷州市雷高镇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更是家喻户晓的善人。雷州市雷高镇的土质是红泥,每到下雨天,偏僻村庄的土路都泥泞不堪,交通不便,还经常存在交通隐患,为此,颜志养萌生了修路的念头。尽管他的生活很清贫,但自年开始,颜志养都会在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出一部分钱出来,坚持在雷高镇各村庄义务修路。他每天起早贪黑,肩扛手提、风雨无阻,至今为止大概他自己出钱出力铺有硬底化路有9条,修路约有40公里,期间还有修补破损的道路不计其数。19年来他坚持义务修整县道、镇道、乡道的事迹传扬四方,社会各界赞誉如潮,他的事迹还被收入《雷州市党史风云人物》。
见义勇为1.罗汝泽、周雄勇——廉江市司法局副局长、石城镇市民
年6月19日上午,罗汝泽和周雄勇一起驾车到湛江市区办事。11时30分左右,行驶至国道赤坎区新坡村路段时,开在他们前面的小轿车突然失控冲出路面掉入公路旁排洪渠道口。小轿车整个车头都陷入排洪渠道口,路面只能看到一点车尾部分,车头还冒着大量白烟。看到此情景,周雄勇一脚急刹车,将车停在路边,随即和罗汝泽上前救人。他们一边打电话报警叫救护车,一边展开救人。失事小轿车上包一共5人,2名大人,3名小孩。周雄勇先后抱出一个5岁和一个3岁小孩,其中3岁的小孩伤得较重。车主的妻子伤得较重,被卡在车内动弹不得。看到交警、救护车和车主的亲人都来到现场后,罗汝泽和周雄勇便驾车悄然离去。罗汝泽、周雄勇英勇救人的事迹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纷纷称赞他们是新时代的好人。
2.王炳坤——遂溪县黄略镇南新村村民
王炳坤,遂溪县黄略镇南新村村民,在黄略中巴车队当管理员。年2月12日下午,王炳坤刚下班回家不久,突然听到“嘭”的一声巨响,跑出家门口时看到对面王胜和家(以下简称王家)已经火光冲天,王家87岁的奶奶被倒塌的砖石砸中,全身是血地躺在家门前。王炳坤立即冲过马路对面并将王家奶奶抱到安全地带,让其他人帮忙照看她,并立刻拔打火警电话。这时王炳坤听到了王家有小孩的哭声,二话不说又冲进王家,并让家人拿水管接水救火。救出王家4岁受伤的儿子后,王炳坤一把夺过水管朝火海喷去,在王炳坤的带动下,大家纷纷投入到救火行动中,终于将火彻底扑灭了。王炳坤因“见义勇为”而受到人们的赞誉。
3.吕玷辉、吕永良——麻章区太平镇六坑村村民
吕玷辉,男,麻章区太平镇六坑村村民,从事木工工作,为人低调,平常工作踏实,经常义务参加镇村各种活动;吕永良,男,麻章区太平镇六坑村村民,从事水电安装工作,年3月19日晚上9点左右,一声声呼救声打破了宁静,太平镇六坑行政村恒太自然村发生惊魂一幕:村民吕林保家发生火灾,一家三口被困,危急时刻,吕玷辉和吕永良挺身而出,合力将他们拖出火海。两分钟后,火海中的煤气瓶就发生剧烈爆炸。吕玷辉和吕永良的英勇壮举让吕林保一家三口与死神擦肩而过。对于救人一事,两位救人者表现得很淡然,说:“救人的时候什么都没想,毕竟是三条人命。尽管现在想想,会感到后怕,如果晚了一分钟,后果就不堪设想。”这样年轻的小伙子,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学习榜样。
4.张廷——赤坎区治安联防巡逻大队公园中队中队长
张廷,赤坎区治安联防巡逻大队公园中队任职中队长。年3月14日晚21时许,天色已晚,周边光线较暗,张廷徒步巡逻路经寸金公园月影湖畔时,忽然听见有人呼救,立即跑过去查看,看见一名老人家跌落湖中,情况十分危急,张廷不假思索地跳进湖中将老人家救上岸,并向公园派出所所长汇报,经查实,该名落水老人家名叫何九,80周岁,由于对湖畔周边环境不熟悉,不慎跌落月影湖,幸好及时救起。经联系其家属后,张廷与民警一起将老人送回家。多年以来在工作岗位上,张廷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把青春化做爱心与责任心,奉献给了群众和自己事业。
诚信守信好人1.黄开益——湛江市裕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开益同志致富思源,不忘国家,主动协助街道办、村委会开展工作,在企业、村民树立起了较高的威信。据不完全统计,黄开益同志先后累计为汶川地震、扶贫等公益事业捐款近30多万元。
敬业奉献好人1.黄雪珠——霞山区特呈岛村委会妇女主任
黄雪珠扎根海岛,40年如一日,以“特别的理想、特别的责任、特别的作风”忘我工作,被评为“最美在基层—中国人口十佳杰出人物”。年被选为特呈岛东村小组的计生主任,在基层计生岗位上摸爬滚打一路走来。她勇于改变传统拉网模式,经过精心养殖和探索总结经验,网箱养殖获得成功。她把部分纯二女户、独生子女户的劳动力请到自家的网箱养殖场来帮工,传授技术技能,共同致富。年建立了首个“红岛渔庄”,打响了特呈岛旅游发展的头炮,在她的带动下,岛上不少老板也优先雇用计生家庭的劳动力,形成了拥护国策、优待实行计划生育群众的良好风气。
2.董成宇——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
董成宇,凭着“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质量为患者真诚服务,医院同仁的肯定和赞誉,被授予“吴川市十佳杰出岗位能手”称号。年在吴川市“1.13特大抢劫案中”凭着扎实的专业技术、格守的敬业精神,积极救治见义勇为的重症伤员,使他们健康出院,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从年开始科室成立一个专业团队,每月坚持到社区、学校及村庄进行义诊筛查、送医送药,在国家“百万白内障复明工程”推动下,在湛江地区开展免费“白内障手术”,在8年内完成例白内障。坚持上午坐门诊、下午手术,全心全力为患者服务,解除病痛,每天门诊量多人次,手术4、5台,倾情服务患者,医院首席专家称号。
3.李志翔——湛江市交警支队赤坎大队副大队长
该同志坚守马路,坚持每天六点上路巡查执勤,年均加班超小时。被市民与同事誉为工作中“老黄牛”、“拼命三郎”和“铁人”。在交通整治工作中,该同志带领民警和协管员积极严查“六大交通陋习”,在他有力的带领下,赤坎区交通秩序良好,酒驾查处成绩全市第一。创新思路,敢为人先,睿智果敢迎挑战。首创道路交通“网格化”勤务模式,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推出《单行线单边停车》举措,解决了旧城区停车难问题;创建省级青少年维权岗在全省获奖,挽救大批交通违法青少年;今年创新推行的“爱心家长志愿者护学岗”,已在全区推广。
4.黄小戎——麻章区国税局科员
黄小戎以“勤、精、责”“三个音符”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敬业之歌,赢得了同事和纳税人的好评。她以“勤”为调,她以“精”谱曲,她以“责”作词。自平凡中见不俗,于无声处听雅音。黄小戎把全部身心、全部真诚倾注到了税收和营改增改革工作中,她用多年的辛勤努力,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同志们的赞许、纳税人的认可,也赢得了很多的荣誉。先后被评为“湛江市国税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先进个人”、最美“金三人”,多次获“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她,勇于担当责任、用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的工作,为国税事业增添了一道靓丽风采。
5.杨向东——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铁路分公司技术部副经理
杨向东坚持开展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及小改小革等活动,累计节约维修成本.6万元。QC攻关课题《降低机车燃油消耗率》、《降低机车辅助部分故障率》、《降低机车机油消耗率》等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级、交通部、省级优秀成果奖,《创意流动工具柜》项目获得年全国TnPM大会金点子奖,“火车头”QC小组荣获“广东省南粤之星优秀质量管理小组银奖”。杨向东传艺带徒,创新创效。通过“班前一道题”、单点课以及现场故障处理分析等方式相互学习交流,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年3月,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湛江港首个劳模工作室——“向东工作室”。通过强强联手、优势互补,集中技术力量,形成创新合力。
6.张志添——湛江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助理
张志添同志入伍20年来,一直扎根在基层,服务于基层,虽然职务不断升迁变化,资格越来越老,但献身消防“当兵就要当标兵”的目标始终未变,“向我看齐”的口号从未停止过。无论是在年的“10.4”富多液化石油气球罐泄漏处置中,还是在年攻坚关闭展兴有限公司氨气泄露阀门中、在年吴川特大洪灾救援中、在年茂湛高速30吨天然气槽车泄露堵漏中……张志添都始终坚持做到,在领导喊“这个由你上”之前,说出“这个由我上!”。而正是这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的灭火救援战斗,锤炼出了张志添过硬的、超人的业务素质。他说:“我是一名普通的消防兵,救人危难是应尽的义务,只要人民需要我,我都会义不容辞!”
效老爱亲1.吴兰英——雷州市南方文化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兰英,结婚30多年来与丈夫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她数十年如一日孝敬公公婆婆,在婆婆离世后,她主动承担照顾瘫痪公公的重责,每天三餐给公公喂饭,早晚给公公穿衣洗脸、擦身子、洗脚等,夜里还要照顾大小便。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其公公现已岁。她特别注重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从没有放松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如今孩子们都考上名牌大学。她不忘打拼事业,与老公同心同力创建雷州市教育书店和南方文化城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成为粤西地区民营企业规模较大、极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她不忘乡梓、扶贫济困、回馈社会,每年“6.30”活动都热心捐款。人们称赞她既是一位贤妻良母又是一名爱心女企业家。
2.李观记——廉江市新民镇敬老院院长
20年前,李观记同志从村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年过半百的他本应享受悠闲自在的老年生活,他选择了服从组织的安排,应聘到新民镇敬老院当院长,从那以后,他的每一天都要是忙碌的,天天象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服侍着敬老院20多位老人,每天定时查房,帮老人擦身、喂饭喂药,洗衣、倒屎倒尿,每当有老人得病住院,医院敬老院两头奔忙,一天下来自己累得连饭都食不下。每当有老人去世,他日夜守候遗体,帮死者擦身洗脸,更换寿衣,让老人干干净净“上路”。20多年来,李观记含泪送走了40多位老人,被敬老院的老人和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为“大孝子”。
3.陈华燕——吴川市覃巴中心小学教师
面对别人的称赞,陈华燕老师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0多年来,她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年3月,患有多年糖尿病、高血压的公公突患脑梗塞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她为了让公公早日康复,每天早早起来提前半小时打针(胰岛素)给公公,煮好早餐送到面前再去上班。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也赶紧买菜炖汤和督促公公准时吃药。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公公在床上躺了六年,为他打针、捶背,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公公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4.林芊清——徐闻县徐城镇龙尾社区居民
林芊清,幼年被养母抱养;8岁,养父去世;19岁,养母瘫痪,她不离不弃,十几年来,她一直精心照顾着养母,从未疏忽。年,家住龙尾社区的冯锦珠,在街上遇到了一位带着婴儿的年轻女子。不知何因,该女子要把不满周岁的女婴送给她抚养。当时冯锦珠和丈夫没有固定工作,平时就做小买卖来维持生活。为了更好地养育林芊清,每天都忍着疼痛推着小推车沿街卖些水果换些微薄的收入。
年,养父因操劳过度病逝了,养母的病情加剧,念完小学的林芊清只能辍学回家,挑起生活重担。年,苦难又一次降临到这个女孩身上,她70岁高龄的养母瘫痪,生活无法自理。她每天照顾母亲一日三餐。就这样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老养母,恪守孝道,是个难得的女子。
来源:图文/王文和李满青编辑/Diane郭素贤
图读湛江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