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丨关于旧县村的19个词条(下)
文:彭一田;图:彭兆心
14.雷州话和民系
前个月下旬的一个上午,是我第二次去旧县村,深秋的阳光洒落在古村落的街巷,一派宁静安祥。在古巷中边走边看,间或见一些住户门口有人在拾掇富贵竹,旧县村是花卉基地,富贵竹是畅销商品,“是帮买家老板加工,电话里说要多少就做多少,做好发过去就得了。”我听不懂她们的话,向导告诉我这是雷州话。我在雷州半岛已逗留一段时间,除了听得懂“呷梅”,和“咪”,其它一概不知,“呷梅”是“吃饭”,“咪”是“做什么啊”。方言所蕴含的地方文化特色神奇而有趣,雷州话是广东四大方言之一,使用人数约万,年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遗”申请名录。雷州方言有17个声母,47个韵母,8个声调,具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发展规律,它是南迁汉人与雷州土著俚、僮、侗族群长期交流、融合的产物,是一部活的雷州古代迁民史、开发史和民族民俗史。和我同行的小潘是雷州人,熟悉雷话、白话、国语等多种语言,听不懂的我有时也会问下他。早年小潘就读于湛江一中,该学校距此不远,他说那时他经常坐公交车经过旧县村门口去学校上课。小潘说他的祖先是来自福建。粤西历史上迁徙过来的人口一是“福佬人”,二是客家民系,他们和广府民系,以及本土人氏成为粤西人口的基本构成。福佬民系是汉族的一个民系,主要分布于闽南地区、广东潮汕,海陆丰地区以及广东西部茂名电白至雷州半岛,海南以及台湾,所说方言属为闽南语(也称福佬话)。“福佬人”讲闽南话,这是闽南人向外迁徙的结果;在以迁徙为大历史背景的文化交融背景下,似可立项庐陵民系迁粤西课题,梳理和研究其语言谱系。
15.人口与土地
站在湖光岩狮子岭上向西眺望,旧县村近在眼前,湖光岩距旧县村不到一公里,中间隔条编号为S的公路。著名的铁杷溪发源于遂溪,从西北方向而来,呈弯月形打从旧县村居前面过,通向茫茫大海。古代以农业立国,铁杷县“腹地大半山硗砂薄”,旧县村一带“土厚地衍,鱼盐鳞集,诚一邑之沃壤也”,旧县村南面的大片水旱保收田,向来称那仓洋。“那仓”乃壮语词汇,意为高产良田。现旧县行政村总人口为0多人,辖区内四个自然村,人均年收入多元。全村耕地面积共多亩,其中水田多亩,坡地多亩。特色农产品有观赏树、花卉、速生经济林、香蕉等;水产养殖有网箱鱼、蚝排及精养虾池、渔塘等。据介绍,旧县村有四多:一是彭姓人士多,占全村人口的99%;二是旧大宅多,从前村里地主多,建的房子很宏伟,很讲究;三是古榕树多,村庄处于绿树掩映中,鸟鸣中体会到闲适韵味;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泰山府、宗祠、古井、傩舞都是文保单位(项目),年例为“非遗”申请项目,傩舞是每年旧县年例日在村文化广场的压轴表演节目。几十年来,千年传统的小农经济、乡土中国的简单二元结构,逐步演变为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复杂二元结构,它们赋予了城市优先于农村、工业化优先于农业发展的特权。外出打工的多些,经商的次之,在体制内的上班更少,固守家园的更多,这是旧县村现阶段人口多样性的大致情况。在人们纷纷弃村进城挣钱的年代,旧县村村民大部安心在自己的祖地上顺天命生活着,也许“迁徙”这个词更属于他们先祖的峥嵘岁月。这里不仅是旧县彭氏的故乡,也同是吴川彭氏的故乡,但他们共同的根都在江西庐陵,那里是他们更早的祖籍地与血脉相承的精神故乡。从以土地租赁为特征的传统耕读模式,到以工商业为特征的现代经济模式,古村落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说,可能只是个文化学术意义的命题。而且村庄内的宅基地有限,村民只能对旧宅进行改造居住,这样一来的结果是,村民的新居夹杂在“古村落”的旧居中,看上去很不协调。而当今的城市化离不开土地和人口这两大基本要素,农村则握有这两大要素,旧县亦不例外。众所周知,城市规划是政府意志的体现,同时也与资本积累和扩张紧密相连,一旦利润优势不复存在,资本就会流向他处,外观上即表现为城市的衰颓。
16.古村落的文化涵义
旧县村口屹立着一座高大牌楼,楹联“隋建铁钯县故土呈翰墨,明设水师旅旧地焕文龙”分刻左右,字体秀逸,内容深邃,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旧县所在地的铁杷县名()早于雷州地名()44年,这样看应该是先有铁杷县,后有雷州府的。旧县村年被批准为省级古村落,定位为“民俗文化村”;古村落的定义是拥有丰富的文化自然资源,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系,前者是行政的,后者是法定的,它们是农耕文明留下来的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批遗产,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复合体,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先辈留下的文化宝库。古村落文化包含了生活民俗、民族语言、民间音乐、曲艺舞蹈、武术杂耍、民间医药和各种传统技艺等丰富内容。人类的居住环境经历了从村庄到城镇,但村落永远是天人合一的梦想中最坚实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古村落是中国人的梦,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说到底就是“阴阳”和“天人和一”,所有古村落的选址都是枕山、环水、面屏;水属阴,动则阳,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成,无水则不成村。现代以来,古村落被不断剥夺或被遮蔽的现象,凸显乡村与城市化进程的深刻矛盾,在城市,庞大的社区由关系松散或者割裂的家庭组成,每个家庭都是孤岛,社区其实就是陌生人组成的住区,没有守望互助的邻里,更没有社区归属感;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村落在今天巳是弥足珍贵;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被国家列入抢救性保护对象,未尝不是一种亡羊补牢。以宗祠、神庙为中心,古民居和考兵傩为重要原素是旧县古村落文化的内核所在,毋宁说,对“古村落”的行政命名和政策保护是在历史进程中的今天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感受到一种“撕裂痛”之后作出的反应机制。
17.新乡绅
从现代政治学维度看,传统村落的机制是通过儒教文化联合在一起,其间一个非常重要的结合体是乡绅。自古皇权不下县,加之农耕文明的亲缘地缘关系,乡绅成为传统农村的肌理和中坚。新时代政权下沉的同时又要求村民自治,对新乡绅的培育业已成为治理模式的现实需求。站在村广场看,以村文化戏台为载体的村治文化,和村落建筑所体现的政治格局,让我体悟到乡村注定是一个让人疼痛的地方。乡村虽然是地理空间上的不起眼的点,但是通过血缘、地缘、业缘可以辐射到全社会,旧县村历来有神庙而无会堂,有孔庙而无寺庙。对新乡绅的要求是,有能力把外部世界的治理模式、法律法规、现代文明与基于血缘系统的村庄治理模式进行有机对接,换言之,新乡绅存在的一个标志是话语权的获得。新的时代使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的改变正在广泛地发生,要求对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组织角色和权力关系进行重组,乡村治理体系的转型表明,社会的个人与组织关系的架构正在进入一个重新组织化时期,与当地村民血脉相联的新乡绅,必然成为乡村复兴的中坚力量。新乡坤的涵义在于如何持有村落、政府、社会三个层面的话语权,不拥有这三个层面的话语权,新乡绅的概念与称号均不能成立。岭南的文化特点决定了江苏吴仁宝式的集体化工业富村的方法在旧县可能行不通,而新的行业模式乃至生存机制有待探索。值得指出的是:位于旧县村背后山岭上的湖光岩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两个玛珥湖之一(另一个是德国艾菲尔地区的玛珥湖),从自然和人文景区一体化的维度格局论,湖光岩和铁杷县旧址都具有资源稀缺性的特点。在这里的相关意义上,“格局”和“整合”将成为两个关键词,而“产业规划”是重要路径。
18.医正公思想
迁徙是日常生活现象,并不只有在“城市化进程”的当代才是特色,旧县彭氏初祖医正公是江右庐陵文化在粤西的优秀传承和发展者。医正公两子,一为进士一为举人,文武兼具报效家国,其事迹可歌可泣,为粤西、庐陵,和中华民族都争了光,并为子孙后代树立了榜样。投资教育首先是价值格局问题,重教育是旧县彭人发展的一条历史主线。迁徙为了生存,“千里做官为条肚”;先迁徙粤西,后定居旧县,强大的事实证明了当初医正公选择旧县村这块风水旺地定居的慧眼。树挪死,人挪活,旧县以“扇地纳福泽后嗣”,医正公对易经术数的深刻领悟和峦头水向的高超把握,这也是庐陵文化的丰富内涵所在。教育是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教育为后代打开了世界的多维空间,教育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是子孙永续昌盛的法宝。古籍载,从隋、唐开始,铁杷县治官民尊孔重教之风已经形成,彭氏历代后人发扬尊孔崇文的优良传统,建于旧县村孔庙遗址附近的文昌阁历经沧桑至今依然香火不断,这也是庐陵文化对旧县彭人精神价值的影响与传承的见证之一。从古代的耕读文明到当代的工读文明,其核心在于作为人的素质基础的教育。教育是源头,教育兴则百业兴,而修身为教育之本,所谓“百年企业”就是文化在经济方面的落实和表现,尽管特定时期的政治意识形态取向会影响教育,使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问题所在。例如,当今“乡下人刨根问底,城里人飘忽不定”的生活景像,实质是因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城里人的“飘忽不定”更多是指立体式和“弥散性”,而不是“刨根问底”的线性式和“二元性”。我认为,医正公的思想价值重点体现在重教、培德、家国情怀三大方面。
19.纸上构想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人们一边惊异于城市面积和人口的急剧扩张,一边又感叹着乡村精英的流失和乡村社会的凋敝,悲哀着乡愁无所寄托,并时常将其归因为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农民工这个语法混乱的指代名词是时代破绽和矛盾的集中体现。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国所面临的现实是农村趋于凋敝,而农民却并未“终结”,传统意义上自给自足的农民已经不存在了,在农村中从事家庭经营的是以营利和参与市场交换为生产目的的农业劳动者,这种家庭经营体从本质上说已属于一种“企业”,但较工业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殊的运行机制。简.雅各布斯(美国城市规划专家,~)认为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这是因为那里有需求、人群、创意等要素的集聚,相比之下,另一位城市问题研究专家刘易斯·芒福德(—年)极力主张科技社会同个人发展及地区文化上的企望必须协调一致。在城乡一体化的悖论中,有观点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意为农民、农村和农业是中国社会转型中最大最难的问题,而“三农”问题仅仅从农村和农业范围着手是无从解决的。农民问题是全局性的而且必须要在整个社会的结构和制度中去思考和解决,因而就旧县村来说,如何整合资源、规划产业,并且改变交通格局,在湖县一体化的框架下打造以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古村落生态、休闲度假和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区域增长极,应该是它的上级政府迫在眉睫的工作。本词条的涵义包括(此处删去87个关于对旧县区域和特色定位的策划文字)。旧县对我的人文田野考察具有样本意义,这里远不止是一个单纯的古村落,它承载了以古县治为标本的政治文化、建筑标本;以神庙和傩舞为纽带的民间信仰文化;以宗祠为核心的姓氏文化和社团样式;以培德和重教为要素的价值观等等。旧县村彭氏源自江右庐陵,于我有一种双重还乡的感受:既以旧县村为介质回溯我的祖籍地,又试图在文字里交出一个经过擦拭的故乡一一我要在策划思想中建设一个具有多种维度和思想空间的故乡。
.11月
作者补记:族谱延续着家族血脉,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自古以来,族谱承载伦理规范,塑造人格精神,维系社会秩序,也为地方志和正史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佐证,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族谱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古语云:“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本文以19个词条的本文结构方式梳理了旧县大彭族谱史,还在旧县村志和铁杷古县治史方面作了一些钩沉,并对乡村建设作出了若干构想。
.12.5日
记得回来哦作者简介?彭一田(年一),诗人、作家;国家注册高级策划师、国家注册高级经营师;生于浙江台州,现常居岭南。
公告通知本公号以保护红树林为怀、关爱山水为经,探寻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草木、湿地、海水,以及飞鸟的相视与对话;体裁为散文、随笔、摄影图片、非虚构文学等。欢迎黑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苯酚的用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