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与石狗
海博会开幕的第二天,虽然天气寒冷,但是湛江手信馆的人气仍很旺。手信馆的入门处展出包括“雷州石狗”在内的几个非遗公仔,模样甚是可爱。
雷州石狗起源于殷周年代。起初是作为部落图腾,后来逐步演化成“守护神”的象征,放在村口、门口,用于“镇邪避灾”。
石狗从部落图腾发展为守护神灵与吉祥物,逐步形成了独具雷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雷州境内现存1.5万至2.5万只古石狗。雷州石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今天能娴熟雕刻石狗的石匠师傅已廖廖无几。
在雷州,仍在坚持雕刻石狗的石雕世家叶氏,制作的雷州石狗具有“形态自然、生动传神”的特点,颇得行内人的肯定。
雷城城郊的一个简陋石雕工艺场是叶氏石狗的当家人叶师傅整天逗留的地方。在那里,总能看到这位中年汉子对着经过电锯切割成石狗雏形的大石块,专注地雕凿着,他时而猫下腰审视着,时而“哐!哐!哐!”细细敲凿着,不时火花四溅,石屑和粉尘飞扬。
石狗要经过构思、画立体图、打胚、雕凿、打磨等近十道烦琐的工序才能完成,而“开眼”则是最重要的一道。叶师傅曾为了给一只石狗开好眼,足足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反复雕琢,精益求精。
雕刻从来就不是轻松的活,而雕刻石狗是个细致活,更是一项体力活。叶氏石狗全靠人工一笔一刀刻出来,叶师傅双手常常磨出水泡,磨出血,疼痛钻心,但他始终没喊一声苦。
叶家人有一个心愿,就是创办一家大型石狗工艺厂,打造雷州石狗系列产品,让厚重的“雷州石狗”文化得以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也许就是传承文化的信念以及和雷州石狗的情缘,叶家人才会一如既往地做着辛苦的工作。他们雕刻石狗的“哐!哐!哐!”敲凿声,从没间断。
?图片由卓玛看山摄
特别声明:素材来源于广东文网,已取得联系授权转载!
雷州魅力丨投稿爆料丨吃喝住行
小雷妹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