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雷州市新闻
雷州市经济
雷州市人口
雷州市旅游
雷州市地理
雷州市交通

书话海国闻见录一份航海探险家的地理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将《海国闻见录》的作者陈伦炯称为“航海探险家”,认为他是“探险的实测的地理学者”。一生都在跟海洋打交道的陈伦炯,留下的《海国闻见录》是一部综合性的海岸地理和世界地理著作。从传教士时代初步了解西方知识开始,到亲身走出国门,探访周围的世界,陈伦炯并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但他的《海国闻见录》以其实测的精神,对后世许多地理类著作都产生了影响。在他之后,更多的有识之士开始以全新的目光重新打量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海国闻见录》收录于《文澜阁四库全书》第分册中。

明末清初,西洋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了士大夫们前所未见的科学和技术,其中包括世界地理知识。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南怀仁的《坤舆图志》等,描绘了西方人所涉足的中国以外的广阔土地。可惜的是,当时中国,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多数士人仍沉浸在“天下”的神话中,认为这些描述只不过是异闻,称之为“西洋《山海经》”。在此背景下,陈伦炯和他的《海国闻见录》开辟了一片新的视野。▲《海国闻见录》内页陈伦炯(《清史稿》也作“陈伦蜅”,约-),字次安,号资斋,泉州府同安县高浦(今厦门市杏林区)人。他的父亲陈昂年轻时曾经在海上经商,往来东西洋之间,后来跟随施琅征台湾,官至广东右翼副都统。陈伦炯从小听父亲讲述海上之事,对岛屿形势、风潮险易都非常熟悉,后来他自己也参加水师,走遍了中国沿海的各个地方,做过台湾总兵、高雷廉镇总兵(辖广东高州、雷州、廉州军事)、江南苏松水师总兵、狼山镇总兵和浙江提督,也亲自去过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海上国家,可以说一生都在与海洋打交道。如若不是这些经历,陈伦炯不会想到写作这样一部书,也写不成这样一部书。《海国闻见录》成书于清雍正八年(年),分上下两卷。上卷八篇,除第一篇《天下沿海形势录》记载中国沿海地理形势之外,其余七篇主要记述几大地理区域的各个国家的政治和风土情况:《东洋记》记述的是朝鲜、日本及琉球;《东南洋记》记述的是现在我国的台湾地区、菲律宾群岛、西里西伯岛、摩鹿加群岛和婆罗洲岛;《南洋记》写的是今天的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及巽他群岛;《小西洋记》记述现在的南亚、西亚及中亚;《大西洋记》记述非洲和欧洲;《昆仑记》所记的是南海中的昆仑岛;最后的《南澳气记》则记录的是中国“千里石塘、万里长沙”的南海群岛。▲《海国闻见录》内页下卷图六幅,《四海总图》是东半球图,《沿海全图》是中国沿海形势图,《台湾图》为台湾西岸图,《台湾后山图》即台湾东岸图,还有《澎湖图》和《琼州图》(海南岛图)。▲《海国闻见录》内页书中的内容包罗万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凡山川之扼塞,道里之远近,沙礁岛屿之夷险,风云气候之测验,以及外蕃民风、物产,一一备书。”由于作者有亲身经历,他对很多地方的描绘都生动而翔实。他所记录的内容包括异国的政治、历史传说、宗教、丧葬礼仪等,尤其受到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izhouzx.com/lzsxw/10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