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文化知识‘充电站’哩!”日前,在雷州市英利镇田头村的“农家书屋”内,村民吴大伯正在查阅北运菜种植管理技术,“我找到预防种植苦瓜烂叶病的方法了。”自从村里建了“农家书屋”后,空闲时他就来读书、看报。
可以看到,占地3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内,挂有《文明公约》、《借阅制度》、《书屋开放时间》等规定,数千册书籍被分门别类排放,有《辣椒栽培关键技术》、《集约化养猪》、《农村电工实用技术入门》等。几名村民正在仔细品读。“以前没有‘农家书屋’,遇到一些种植及养殖等方面的难题,费很大周折才能解决。现在好多问题都可以在书屋里找到答案。”吴大伯说。
该村的“农家书屋”早在年已经建成。建成之后,村里逐步完善了书屋管理制度,选出了专职管理员,明确管理员岗位职责,建立借阅制度,还将制度规范上墙。平时,村民不仅可以在规定时间来阅读“充电”,也可以通过办借书证把书籍借回家看。
“农忙之外,村民都会来看下书。”村干部吴光保笑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里自有种和养。书屋成了农民脱贫致富、增长智慧的有效途径。”
建设“农家书屋”是省“政府民生实事十项工程”之一,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而在行政村建立,由农民自己管理,由政府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从年至今,雷州市建起个“农家书屋”,实现了每个村委会农家书屋全覆盖;建起个农村文化室,并相应分批配置电脑、乐器及音响等文化娱乐设施。
来源:湛江日报作者:吴智雅戴李春
联系我们
欢迎爆料、投稿、相亲、求职、求助
加小编—小雷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