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率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徐闻县调研南粤古驿道等工作(资料图)
南粤古驿道是古代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发展的记忆。保护利用古驿道是近年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全省设有十个分站赛,徐闻县是湛江市唯一一个分站赛的举办地。大赛将于11月份在南山镇徐闻古港(仕尾村、南山村、二桥村)举行。
徐闻古驿道作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选点,今年3月20日,副省长许瑞生到徐闻调研,希望徐闻把古驿道沿路的古迹串起来,用生动的故事和说明进行展示;推动户外体育运动与乡村旅游、传统文化保护相融合,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同时,他支持对徐闻贵生书院附近古石道进行修复。
市长姜建军察看贵生书院附近古驿道
古驿道已经是一个历史遥远的事物,徐闻县原有的东西走向驿道、南北走向驿道,早已湮没于沧桑岁月、尘嚣荒草中。唯有零星的古石道还残存于城乡之中。
那么,什么是古驿道?徐闻古驿道具体位置在哪里?做好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有哪些意义?
大汉雄风(资料图)
驿传系统是朝廷统治国家手段
追溯徐闻古驿道,首先得了解中国古代驿道。驿道称为古驿道,又称官道,即今天的国道,是中国古代陆地交通主通道,也是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古代驿道主要用于朝廷与地方的各种政务、经济、军事等公文信息传递、物资运输、军队调动、军队后勤补给和官员出差、调任与巡视,也是朝廷对边疆地区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
驿站是沿驿道设立的负责官方接待、信息传递、道路管理、军队供给的机构,换马的场所。驿站分为驿、站、铺递三部分,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铺递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驿道、驿站(铺舍)、驿亭、驿丞、驿使、驿卒、驿马,组成一个功能齐全的驿传服务体系,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邮政电讯、政府招待所和兵站。
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已经出现驿站,春秋战国时期各地设邮驿。秦汉时驿道上还设有驿亭,“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为行人休息及饯别之处。东汉以后,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叫“马递”。唐代设水驿、有驿田、设驿长等。宋代邮驿组织由兵部直接管理,出现了一种高速为军事目的服务的快速军邮制——急脚递。元代驿站也叫“站赤”,即蒙古语驿站的译音,由于疆域辽阔,驿站管理成为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明代各驿站都设驿舍、驿丁、驿马、驿船等。急递铺是明代一个驿站,相当于现代的邮局加招待所。急递铺、水马驿、递运所,并称为明代邮驿三大机构,为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服务。清代驿、铺设置与明代相同。清末设邮政部,古代的驿传系统被现代的邮政体系所取代,驿站废除。
贵生书院附近古驿道(吴开宋摄)
徐闻“古驿道”渐揭面纱
徐闻县建置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年),合浦郡的首县,也就是合浦郡的郡治,它的幅员包括了整个雷州半岛。当时,徐闻县治在海滨讨网村,即今南山镇的二桥南湾村,现港址、城址尚存。从年起,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珠江文化研究会与全国的专家学者,多次对该遗址进行考察、研讨,确定徐闻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始发港之一。
西汉元鼎时的徐闻,可以说是中国南方最早的海路驿站,因为它与东南亚名国通关来往较早,其东承番禺,西接北海合浦,连通日南(越南)障塞……,南系珠崖(海南珠崖郡)。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以及地方志的均有记载。据唐代宰相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记:“徐闻,古汉县名,在县南七里(指唐代县城麻鞋村离海滨讨网村),置左右侯官,集货物于此,备其所求,与交易有利,故谚曰:欲拔贫,诣徐闻”。其中,“左右侯官(黄门驿使)”,便是汉朝廷的驿臣。
徐闻古谚“欲陈贫,诣徐闻”(资料图)
雷州半岛呈南北走向,古代从中原通往徐闻县的陆地驿道也只能是南北走向。但这条陆地驿道现在哪里呢?
为做好古驿道保护利用和南粤古驿道大赛工作,徐闻县成立了古驿道调查组,按照湛江市志办提供的资料,从5月3日起至5月20日,分两条线路进行古驿道调查。第一条是南北走向的海安镇城内村至下桥村的三品斋村;第二条是东西走向古驿道,自锦和镇到曲界镇这一段。
通过多方实地考证、询问当地村庄老人,调查组对古驿道的位置、名称、走向,古驿站、驿铺等遗址位置、现状等情况有了初步了解。据参与调查的县历史文化学者吴凯认为:“徐闻县古驿道应始自汉代,隋开皇十年到唐贞观二年,雷州地名才出现。唐以后,徐闻有两条陆地古驿道:一条从海安镇、徐闻县城到现雷州市的英利镇,南北走向;另一条是从锦和镇、曲界镇到徐闻县城的古驿道,东西走向。”吴凯介绍:“汉代至唐代徐闻南北走向的古道,以往有些部门也调查过,广东海洋大学教授也曾鍖椾含娌荤櫧鐧滈鍝濂?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