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雷州市客路镇吴西湾村荣获湛江市市委、市政府授予的“生态文明村”牌匾。为此,这个拥有近千人奔走相告、喜形于色,还都说一定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村建设得更加文明美好。
雷州市客路镇吴西湾村荣获湛江市“生态文明村”牌匾
吴西湾村
位于客路镇北面,系六梅村民委员会的自然村庄,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目前全村60岁以上老人近90人。该村民风淳朴,文明正气,团结友爱,与周围村庄也和睦相处。全村从无吸毒人员和违法人员,同时讲卫生重绿化,因而一直有“驻地对名山左青龙右白虎祥瑞上腾万又焰,门前环古水襟东溪袖西湾彩练直涌面川雄”之美称。
吴西湾村地属平原,东西两侧似一轮弯月,村前村后保留有一批几百年历史的古树,其中有县(市)级挂牌保护大树山竹黎(树龄多年,树高23米,树围8米)、大榕树、赤籣树等,还保留有原始贯木。村中小溪蜿蜒流过,为村民灌溉农田及捕鱼捉虾、游泳之场所。
吴西湾村,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养殖业逐步走向繁荣,现代化机器耕作替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不少村民学习先进养殖技术,搞起了养殖业,走上了致富之路;部分中年以下劳力外出打工,人均收入0元以上。村民们集资建设了两条环村硬底化道路;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青年集资多元,造林多亩,村道两旁还种上了生态绿化林;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质量。此外,打有深水井两口、配套电源设备、修建排水渠道米、修建总长5公里的机耕路5条,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村中保留有一批几百年历史的古树
随着党的惠民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村庄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家用电器普及到家家户户,电动车、摩托车、机动三轮车、汽车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全村程控电话普及率达%,光纤卫星电视入户率达98%,真正由温饱进入了小康。
吴西湾村,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年至今,大学本科19人,大专2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巩固率%。在雷州市文化局的帮助下,创办了“农家书屋”,存有各种书籍余册,并免费开放。
村领导接受采访时谈到:目前,我们已计划兴建一批基础设施,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排放;扩建祠堂西南端的池塘,同时环绕池塘四周种植绿化带,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修建排水系统,供灌溉农田使用;建设篮球场、健身娱乐休闲场所等。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大量资金,但我们不惧困难,争取在3到5年内全面实现。
总之,建设“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富裕乡村”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争当名副其实的“湛江市生态文明村”,为湛江市的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吴西湾村发展史
吴西湾村位于客路镇北面、坛头村西面、灯笼仔村南面,东距六梅村委会不到3公里,距国道不到10公里,建设有硬底化道路,交通十分方便。
二、建村历史
吴西湾村系雷州市客路镇六梅村民委员会的一个村庄。据记载,先祖仕香黄二公(见碑文)在明未清初由雷州府杨家市南流牛合籮村迁至录金村报税开垦,后定居坛头吴西湾村创业置田,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本村全部是黄姓,都是先祖仕香黄二公子孙。
三、自然人文景观
吴西湾村总面积约0.88平方公里,共有户,总人口人,男人,女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86人。民风淳朴,与周围村庄和睦相处;全村没有吸毒人员和违法人员,村风清正、作风良好、卫生文明、团结友爱,年被评为“湛江市生态文明村”。故地属于平原地貌,东西两侧似一轮弯月,仍遗祖宗择居之誌“驻地对名山左青龙右白虎祥瑞上腾万又焰,门前环古水襟东溪袖西湾彩练直涌面川雄”之美称。村前村后保留有一批几百年老树,其中有县(市)级挂牌保护大树:山竹黎(树龄多年,树高23米,树围8米)、大榕树、赤籣树等,还保留了一部份原始贯木环绕“道斗籮案山”造林带。村南面有一条小溪蜿蜒流过,内有鱼虾,为村民灌溉农田及捕鱼、游泳之场所。
四、经济发展与村民生活的变迁
吴西湾村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耕地总面积多亩,其中水田亩,坡地多亩。主要以种植水稻、花生、蔬菜、甘蔗等农作物。改革开放以后,沐浴着党的政策的春风,吴西湾村的农业、养殖业逐步走向繁荣。农业方面,现代化的机器耕作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大批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走向了自主创业之路。不少村民学习了先进养殖技术,搞起了养殖业,走上了致富之路。部分中年以下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均收入0元。年,村民集资建有硬底化环村道路2条;年至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质量。现打有深水井2眼及配套电源设备、修建排水渠道米、修建机耕路5条,总长0米。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党的惠民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村庄经济的发展,吴西湾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家用电器普及到家家户户,电动车、摩托车、机动三轮车、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全村程控电话普及率达%,光纤卫星电视入户率达98%,真正由温饱进入了小康。
五、教育事业的发展
吴西湾村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村风重视教育。年至今,大学本科19人,大专22人,中共党员18人。历年来,我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巩固率达到%。年,在雷州市文化局的帮助下,创办了“农家书屋”。目前,书屋共拥有农业、科技、文学、历史、法制、科普、少儿、种植、养殖、医学、哲学等书籍余册,内容十分丰富,全部向广大村民群众和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供村民阅读和学习。
六、今后发展与规划
为建设“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富裕乡村”,村干部起到了带头做用,请村中贤老出谋划策,号召青年们团结一致为村的建设做出贡献。一是植树造林。年,全村青年集资共多元,造林多亩;环村道路两边种上了生态绿化林,完善了道路绿化带,改善全村环境及空气质量。二是村容整洁、村巷硬底化、生活饮用水、生活污水排放及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要完成这些基础建设需要资金量大,现村集体资金有限,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但全村上下不惧困难,争取在3到5年内实现各个项目,三是扩建池塘、建设健身娱乐场所。计划年扩建位于村祠堂西南端的池塘,从原来的3亩扩建到6亩,环绕池塘四周种植绿化带,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修建排水系统,以供灌溉农田使用。在池塘的西北处建设篮球场、健身场所、娱乐休闲场所,以便村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
为建设“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富裕乡村”,争当一个名副其实的“湛江市生态文明村”光荣称号而努力奋斗,相信我们的梦想一能实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