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海康县)足球发展史
雷州市(海康县)民国十七年(年),由当时第一国民学校校长苏钟仁和教员欧国梁等人发起成立海康南强体育会,并组成南强足球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球队成员有:苏钟仁、欧国梁、冯景文、王元亮、陈元鼎、陈耀斗、吴世杰、王中、莫鸣岐、陈正廷、蔡声和、蔡杰等人。经过一年的训练,球技渐进,于民国十八年(年)邀约广州湾(今湛江市)益智学校足球队来我县作友谊赛,结果两队握手言和。赤坎法华队闻讯大为不满,即挥师南下向南强队挑战,本来法华队实力较强,由于麻痹大意加上旅途劳累,反以0:1败于南强队脚下。
三十年代
自年“9.18”日寇侵占东北三省后,全国人民义愤填膺,为雪“东亚病夫”的奇耻大辱而练球习武以强身救国,一时成为风尚。当时海康中学(校址在今雷城电影院及其后面)学生也闻风而动,于年由蔡朝贤、何元動、翁继璜等人在校发到对足球有所擅长者成立“铁心”足球队。之所以命名“铁心”,是表示在足球运动中,每一个队员都应具有钢铁般的决心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由于该队属自发性的群众组织,服装、球鞋、球袜、护甲、护膝等装备都是球员自己购置,外出比赛除有时代表县参加省运动会由公家拨给少数经费外,其余是队员们自筹经费。例如年代表县参加第十三次省运动会,只有教育经费会拨给余光洋,到达广州后,还得向当时在穗任职的三雷官宦募捐,才凑足回程费用。如当时任民国广州市公安局长何犖题捐法币元,邓定远(后任民国海康县长)捐50元,广东高等法院庭长吴天宠捐30元等。
“穷且益坚”,经济困难更加激发队员们勤学苦练,大家以苦为乐,奔跑于绿茵场上也不怕刮风下雨。当时没有教练指点,队员们根据自己的位置特点,采取能者为师、互教互学的方法进行训练。
年5月,以铁心队为主,代表县参加当时在广州举行的第十三次省运动会足球赛,初赛连克惠阳、汕头等队,决赛仅负于冠军梅县队而荣获亚军。
年挥师北上,首战西营(今霞山)队获胜;继而又克赤坎队,最后西赤联队迎战铁心队,还是迫使他们订立城下之盟。当时《南路报》曾评给铁心队以“登南方宝座”之荣誉。
年夏,陈济棠嫡系部队师团和团先后调防而路过雷州,该部队的足球队踢球技术有一定造诣,尤以团为最。他们从粤北直下雷阳,每到一处都与当地球队进行比赛。团长还亲临指挥,以胜一球奖金若干为饵,鼓舞士气。俗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该队在物质刺激下,踢球骁勇,抵达海康时,邀约铁心队比赛,首战言和,翌日再战以0:1败在铁心队脚下。
四十年代民国卅年(年)起,日寇空袭频繁直到本县沦陷期间,而当时政府对体育事业不重视不支持,致使曾经叱咤风云威震一时的铁心队员为谋生计而自行解散,县城足球活动开始衰落。抗战胜利后,为继承足球传统,于年9月,由蔡恩勇、陈式琮等人发起组织海康“铁青”足球队,队员全部是原海康一中15、16班毕业生,计有蔡恩勇、陈式琮、温国梁、吴流、徐发祥、邓杰昌、天信、吴致平、关健强、郭荣铭等人。“铁青”之名来源于原海康一中15、16班出版的壁报刊头“铁血青年”的缩写。
年秋,海康县组队参加在合浦举行的第八专区体育运动会,其中足球队就由原铁心队的大部分人马组成。由于铁心队员功底好,球员雄风不减当年,因此一鼓作气夺取了足球和田径等十三个项目冠军,荣登团体金牌的榜首,再次为全县人民争取了荣誉。
五十年代
年秋,梅县足球队不远千里专程而来,便首先走访铁心队,当时广东足坛名宿叶北华到县采访也先问起过去铁心队的核心人物蔡朝贤等人的近况。如此可以看到铁心队当年如果不是英勇善战,哪能这么引人注目、念念不忘?县体委便于年派邓杰昌赴广州参加省足球教练学习班,返县后即着手组建少年业余足球队,并于8月率队赴遂溪参加专区少年足球赛。成员有:领队李彩球,教练邓杰昌,队员:王怀忠、岑忠武、陈其玉、冯光炳、邓亚养、李绍武、肖碧山、黄培昌等。
六十年代
年恢复县建制后,县体委开始设专职足球教练员对青少年进行业余辅导。
年8月5日至15日,广东省重点体校足球赛在海康举行,参加单位有湛江、吴川、茂名、海康、海南、珠海、宝安等县市,本县队获得第三名。
年暑假,县教育局和体委联合举办体育教师训练班,学习足球专项技术内容,并重新确定以雷城、客路、龙门、唐家为足球训练点。
年,陈其玉、廖耀光是海康县足球界第一批被选入广东省萌芽队(则省二队)的运动员,后再被选入省一队的主力队员。当时,南方日报曾载登陈其玉代表广东队作为主力参加比赛的文章。
年2月,广东省中学生足球分区赛在海康(设一赛区)举行,参加单位有广雅中学、广州十七中、湛江一中、湛江二中、吴川一中、茂名一中、遂溪杨柑中学和本县雷城中学等队,结果本县队荣获冠军。决赛原定下半年在汕头举行,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作罢。成员有:教练岑忠武、罗纯典,运动员:吴保琼、庄大建、潘灿耀、冯龙生、吴如秋、李书忠、方国顶、蔡启德、许合养、骆兆国、庞小东、施习智等。
年到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县足球活动趋于停顿。到年10月才举行全县民兵运动会并开设足球比赛项目。参加此次足球赛的队伍有:雷城、白沙、附城、沈塘、客路、杨家、龙门、南兴、唐家、工交、财贸,队数之多出乎意料,比赛结束后从各队抽调优秀运动员组队赴徐闻访问比赛取得全胜。到了七十年代初,才再次确定足球作为本县的传统体育项目。
七十年代
从年起,县业余体校复办少年儿童足球班。同年,湛江地区少年足球赛在海康举行,有湛江、吴川、海康三支队伍参加,海康队获得冠军。成员有:教练陈寿文,运动员:王高龙、花华文、唐进芳、龙活、王大明、戚建武等,其中王高龙和花华文被选入地区队。
年,杨家中学学生王高龙被选入省少年足球队赴石家庄参加比赛,后被选入省代表队。
年元旦,湛江地区中学生足球选拔赛在海康举行,参加单位有:湛江、茂名、吴川、海康、遂溪、徐闻、高州、电白、阳江。结果本县队荣获冠军。7月,本县花华文、龙活、张永明、路建义被选入地区中学生足球队赴广州参加广东省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足球赛获得第三名。
年,本县足球队参加湛江地区第三届运动会足球赛获得第三名。10月,北海市足球队来访问比赛,刚好王高龙从省队回家探亲而临时加盟,结果海康队以2:0获胜。
年8月,省青少年体校足球分区赛在本县举行,除人民体育场外,还在客路和龙门设场比赛,参加单位有:省体育场、越秀山体育场、宝岗体育场、海南、珠海、湛江、吴川、海康等体校队。这次比赛还规定于球赛前二天进行身体素质测验,由于适逢大雨身体素质测验半途而废。球赛又规定凡参加的各队运动员每人最少须上场比赛40分钟,否则扣分。结果本县体校队以五胜二负获得第三名。成员有:领队邱昆,教练陈蔡权,运动员:吴成、陈杨权、陈有海、吴阿七、肖卫东、黎仁才、陈伟慈、符春斌、陈获国、宋志刚、罗俊胜、吴子艳、陈彬、邱冲、张志强、龙活、梁保健、陈乃权等,同年,龙活被选入广州部队足球队,翌年,肖卫东被选入省代表队,吴阿七被选入省少年队,后转入省代表队。
八十年代
年6月5日,由陈蔡权负责县女子足球队的集训,22日赴广州参加广东省女子足球赛,1:0胜二沙头俱乐部,2:0胜海南,3:0胜英德,0:2负广州,0:9负梅县,以三胜二负获得第三名。成员有:教练陈蔡权、洪玉葵、花华文、曾选武,运动员:洪雯、周美玲、谭金莲、黎少玲、张翠英、李玉珠、林桂花、许建玲、王秋月、郭敏丽、唐燕、王汝英、吴少英、吴小明、陈莲娇、吴兰芳、徐丽冰、林连珍等,从此开创了本县女子足球历史的新纪元。
年3月县足球协会改选,选举蔡振文为主席,邓杰昌、洪玉葵、曾选武、陈蔡权为副主席,陈蔡权兼秘书长。4月,湛江地区在赤坎举行女子足球赛,有赤坎、霞山、吴川、海康队参加,以全胜成绩获得冠军。8月,率队赴英德参加广东省第一届女子足球锦标赛,初赛以4:0胜广州二队,1:0胜广东队,2:0胜兴宁队,3:0胜英德少年队,2:0胜海南队,5:0胜英华茶场队,半决赛4:5负于英德队,决赛4:3再胜广州二队,以九胜一负获得第三名,并被评为大会精神文明队。成员有:教练陈蔡权、张永明、花华文,运动员:洪雯、周美玲、张翠英、谭金莲、彭卫、吴兰芳、吴少英、许建玲、林桂花、李群英、周党群、叶木球、刘碧玲、吴小明、陈程、陈群珍、张伟、郭敏丽等。
年2月,由本县主办的第一届雷州半岛杯少年足球邀请赛,有北海、湛江、吴川、海康四支队参加,以全胜成绩获得冠军。8月,以陈蔡权、张永明为教练组队赴梅县参加广东省第二届女子足球赛,初赛2:1胜五华,0:0平兴宁,0:3负三水,半决赛1:0胜梅县,决赛0:1负湛江,荣获亚军,运动员有:许建玲、陈程、彭卫、张伟、唐燕、劳逸、张丽翔、刘碧玲、李群英、王小春、冯小霞、黄少华、叶木球、王波、林桂花、吴少英、吴兰芳、王洪青等。
年8月15到22日,广东省第三届女子足球锦标赛在本县举行,参加单位有广州、梅县、五华、兴宁、三水、海南、赤坎、吴川、惠阳、海康共10支队。我队成员有:领队陈蔡权,教练张永明、邓春荣,运动员:王洪青、许建玲、王小春、林桂花、吴少英、陈钟丽、林丽云、冯小霞、梁小梅、唐燕、梁文燕、彭卫、罗国芳、张丽翔、劳逸、陈群珍、邓玉娟。小组赛我队被分在A组,以1:0胜五华,1:2负赤坎,1:0胜海南,9:0胜惠州,以小组第二名进入半决赛,对阵三水队以0:1告负,第三名决赛对阵兴宁队,以0:0平局,点球决胜负时以2:3败给兴宁队,获得第四名。
九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国家体育局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奥运、单项奥运战略,排斥集体项目,认为集体项目投入大,收益小。特别是男子足球、蓝球、排球夺取奖牌的希望渺茫,所以国家就削减了对大球项目的投入,首当其冲的是各县市的青少年体校足球训练的投入。没有了训练经费,我们雷州市业余体校也变成形同虚设,同进正值足球体制改革,政府不再养球队,由企业以俱乐部的形式组建球队。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雷州这片足球润土迅速组建了十多支足球队,其中最有名的有:星晨队、天狼队、蓝箭队、霸狮特队。在体育职能部门的组织下,每年春节都举办迎春足球赛,其中星晨队多次荣获冠军。
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国家队打进2年世界杯决赛圈的激励下,全国上下足球运动一片火热,雷州市又组建了狂狼队、友联队、皇凯旋队、风云队等二十多支球队,这些球队都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赛,当时成绩最显著的是星晨队,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冠军,成为这一时期的足坛霸主。
雷州足球一直向前冲中
来源:我是球星(ID:ukicker)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