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雷州市新闻
雷州市经济
雷州市人口
雷州市旅游
雷州市地理
雷州市交通

古代历史,主政台湾闽浙总督苦行老僧

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a_4325801.html

大家好,给大家推荐主政台湾、闽浙总督“苦行老僧”陈瑸。在广东雷州市的南田村,有一座十分简陋的墓地。看起来就像个半球形的土丘,不过在土丘的前面却矗立着一座两米高的墓碑。这座墓碑是康熙皇帝御赐的,里面埋葬的是清朝著名的廉吏陈瑸。墓碑是上的文字虽然久经风雨,却依稀可辨,一半是满文和一半是汉文。写着“居官甚优,操守极清”等字样。南田村的老人曾说,陈瑸墓在“文革”期间被毁坏过。一些“红卫兵”以为清代大官的墓里肯定有不少金银财宝,就将陈殡的墓挖开了,没想到里面除了官帽上镶嵌的一点白银和衣服上的一串朝珠之外,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村民不忍陈殡骸骨暴尸荒野,又将骨殖收好重葬原地。

陈瑸,字文焕,清康熙三十三年(年)进士,历任福建古田、台湾知县、湖南巡抚、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等职。一生清正廉洁,勤政爱民,与于成龙、施世纶等同为当朝名臣,跟海瑞、丘浚合称岭南三大清官。康熙赞他为“清廉中之卓绝者”。康熙五十四年,湖南巡抚陈殡进京述职。当时康熙久闻陈瑸清名,说:“天下的人都知道你是个清官,不过我却担心你虽然清廉却太过苛刻。你要知道,做清官固然是好的,但要是过于苛刻,恐怕会多生事端,掣肘横生,徒说清官,亦有何益!”陈瑸回答说:“我做官清正只是尽自己的本分,和别人没什么关系,臣做过小官,知道小官的艰难,不敢对人刻薄。”次日,康熙对群臣说:“联昨日召见陈瑸,细察其举动言行,确系清官。以海滨务农之人,非世家大族,又无门生旧故,而天下之人,莫不知其清,非有实行,岂能如此!国家得此等人,实为祥瑞。”

贪官通常来说都是穷奢极欲的享乐派,和他们相比清官往往要做清心寡欲的苦行僧。康熙曾经问陈瑸:“汝做官带有多少人口?”陈瑸回答说:“只带有仆一两人,妻室在家不能搬动。”康熙又问:“汝儿子呢?”陈殡回答说:“臣儿子不相见十多年了,因为无盘缠,不能来往相看。臣今年由台湾到福建便少盘费了,蒙抚臣给臣盘缠赴任。臣得总督给的盘缠,方能来京。”康熙听了,叹息很久,之后对身边的大臣说:“此苦行老僧也。”从此,陈瑸“苦行老僧”之称不胫而走。康熙帝曾多次称赞陈瑸为官清廉,说:“陈殡居官甚忧,操守极清,联亦见有清官,然如他者,联实未见,即从古清臣,亦未必有如伊者。”陈瑸一生节俭,就像他在诗中说的那样“平生赋性不犹人,纵到为官依旧贫”,无论是七品县令,还是封疆大吏都是如此。他曾说“为官者,贪不在多,一二非分钱,便如千百万”。他当官之后,破屋陋室,粗茶淡饭,偶尔改善生活,不过与老仆分食一只盐蛋。《清史稿》中说他“性清介,私居常御布素,食无兼味”。陈瑸在做台厦兵备道的时候,每年收入有银子三万两,但他从不贪图享受,所得银钱,尽作公用(修理炮台等)。

康熙五十四年(年),闽浙总督入京,陈瑸奉命暂兼任总督之职,他自带行粮外出巡海,完全不同沿途供给,不仅如此,还把给他的一万五千两公费,充做了公响。陈瑸做官,从未往家里寄过一分钱。他给儿子写信解释这件事,说:“做县令,乃为公家守财,为百姓分忧之日,断无自守之而自盗之,不为百姓而为家计之理。汝父誓不寄银回家,为此也!”他去湖南做巡抚的时候,“衣冠俭素,马后老仆三人,负敝麓以从”,去边界相迎的官员,竟然没能认出他来。他深知对百姓来说贪官污吏有多么可怕,所以每到一处,必定整顿吏治,把为政清廉,爱抚百姓的官吏举荐,提拔到更加重要的职位上,对那些横役累民的贪官污吏,要么革职查办,要么上疏弹劫。

陈瑸为官20余载,从未携带过家眷。他的儿子想去看他,但因为路费不足,而没能成行。陈殡当官的那些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台湾,因为他为官清正,所以百姓对他的感情很深。据史料记载,陈殡每次到台岛任职,当地的百姓都非常高兴,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当他被调走的时候,台湾百姓数万人上街挽留。甚至有人上书,希望陈殡能一直留在台湾任职。可惜陈殡将出任闽浙总督,继续管理台湾事事务的时候,因为积劳成疾,病逝了,时年64岁。陈瑸临终的时候,只有一领旧袍子盖在身上。“当属扩,一娣袍,覆以布袅而已。属员入视,莫不感涕。民有相向哭于途者。”台湾百姓闻讯,失声痛哭。康熙赐陈殡溢号“清端”,台湾百姓建造了两尊“陈清端公像”,一尊送回陈瑸的家乡雷州,一尊永留台湾。为使塑像栩栩如生,民众纷纷拔下自己的胡须粘在塑像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izhouzx.com/lzsly/15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