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画卷美,乡村振兴踏歌来。
去年以来,湛江雷州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积极抢抓支持湛江发展的意见以及湛江推进大园区建设、大文旅开发、大数据应用等给雷州带来的重大机遇,团结一致、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坚决跨越“四道坎”、聚力推进“五大会战”,感恩奋进、亮点纷呈。
以美丽乡村为载体,以特色产业为发展重点,这是红土雷州实施乡村振兴的“组合拳”。
一路走来,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乡村振兴成果日益显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放眼雷州大地,在党建引领下,美丽乡村创建、建制镇提质增效、产业发展共同致富等工作齐头并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共同奏响了一曲曲奋发有为的新乐章……
组织引领
“选育管考”筑牢红色堡垒
盛夏的雷州,骄阳似火。走进沈塘镇后山村,村道巷道整洁,绿树红花伸出了篱笆墙,村民们三三两两在革命纪念广场上的雕塑、纪念墙下休息游玩。昔日的革命老区村庄,如今焕发新颜,更是雷州乡村振兴建设的美丽诠释。
艳阳高照在企水镇洪排村上空,先后建成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农技服务站崭新整洁,村委会“树下办公”的历史彻底结束。企水镇洪排村通过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头雁“领航”,实现了跨越式的变化。曾经的“贫困村”变成如今的“小康村”,“问题村”变为“文明村”,软弱涣散的“难管村”成长为基层党建“先进村”。
企水镇洪排村党支部曾被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年,驻村工作组与洪排村党支部大力实施“头雁”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党员和领导干部走到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扶贫的前台,洪排村党支部自成立以来第一次被评为企水镇“先进党支部”,并成功通过了雷州市委组织部、湛江市委组织部对“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成效考核。
洪排村的变化正是当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缩影。激活党建动能,才能擦亮乡村振兴战略的“底色”。人才,则是党建组织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去年8月,雷州市实行村级党组织书记“选育管考”一体化建设,将有公心、有情怀、有能力的外出创业人员“请回来”服务农村发展,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和能干成事”的乡村干部队伍,从整体上优化提升了雷州市村级带头人队伍。
据悉,年,雷州市实施“选种育苗”工程,全市建立多名村级书记和多名村级“两委”干部后备人选台账,新一届村级党组织书记新任人,换血率近四成,名后备干部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今年,全市村(社区)“两委”顺利换届,实现“一降一升一稳”:平均年龄降低,其中村级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5.9岁下降7.7岁,“75后”成为主体;文化素质提升,其中村级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人,占比60.1%,总体提升16.9%;社会和谐稳定,换届整体上风清气正。
在实施“头雁高飞”方面,雷州市举办村级党组织书记理论学习培训班和外埠培训班11期人次,名村级书记参加大专学历提升班学习。与此同时,实施“上提一级”管理,名村级书记人事档案移交市委组织部集中管理,并建立村级党组织书记21项责任清单、8项负面清单、6条铁律和10个“不得”。
市委领导带头讲党课,市镇两级党委(组)书记进党校、下基层上党课、辅导讲座……雷州市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外,雷州市着力打造10分钟政治生活圈,在硬件上建设1个党员政治生活馆综合馆和5个分领域精品馆,在软件上规范设置学习中心、主题学堂、红色熔炉、体检中心若干平台,为党员找初心、学思想、明标准、查不足提供一个规范化、标准化党内政治生活阵地。
改革推动
梯度建设美丽乡村提质增效
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这是雷州市委、市政府谋划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实现路径。照着“路线图”、摸准“时间表”,相关工作正扎扎实实地开展着。
“雷州市委、市政府以改革发展思维谋划发展,充分利用涉农资金、奖补、债券等方式打包项目‘攻坚克难’,全方位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制镇提质增效、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保洁等民生领域工作,变化就在身边,变化看得见、摸得着。”雷州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3月28日,通过公开竞争遴选,并经雷州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客路镇、龙门镇、南兴镇、北和镇、乌石镇、纪家镇、松竹镇、沈塘镇等8个镇为雷州市年上半年第一轮提质增效示范创建镇。下半年第二轮8个提质增效示范创建镇现于7月全面铺开,该市争取2年内统筹4.8亿元完成全部建制镇提质增效创建工作。此次提质增效示范创建工作旨在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镇区背街小巷改造、雨污分流、亮化绿化等群众迫切要求解决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连点、连线、成片推进提质增效创建,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当前,该市第一轮建制镇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垃圾整治、清运机制基本建立和运行,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整治极大提升。与此同时,特色建设初见成效,民居外立面整治正施工建设,历史街区、特色民居、公共配套建筑等已完成规划设计并启动实施。
今年4月,雷州市全面启动实施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政策,每年统筹涉农资金4亿元作为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年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项目完工后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经考核验收达到建设标准的村,根据村人口规模实行以奖代补。奖补标准为:人以下的村,奖补资金为万元;人以上的村,每增加人增加奖补资金10万元,最高封顶万元。创建村庄为革命老区村的,奖补资金增加10%奖励。
党委牵头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纪家镇周家村委会大看村、草律村是该镇第一批创建美丽的乡村,创建初期,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远远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创建的自筹资金。但经过两村村长、外出乡贤的全力带动下,两村村民热情高涨纷纷慷慨解囊、捐钱捐物,投工投劳募捐踊跃申报创建,全力携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正是如此,雷州广大乡村文明和谐之风扑面而来,在村群众与外出乡贤的“热情搭档”是创建美丽乡村的“新动力”。“今年来,隔壁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获得政府的支持,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生活也越过越舒服,我们也很希望能够申请创建美丽乡村。”大看尾村村干部说。
为了激发村庄创建美丽乡村的积极性,该市决定把奖补资金按照市、村3:1比例实施。创建村自筹资金不少于50万元,以存入村经济合作社的公账为准。自筹资金包括但不限于村集体自有资金、村民或乡贤筹集资金、村拆旧复垦资金、村垦造水田资金;也可以由村民投工投劳,按劳务核算报酬作为自筹资金投入。年雷州市计划建设条美丽宜居村,目前正在有序开展施工,预计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雷州乡间的小路上,处处可见整齐排列的小洋楼、宽敞的村道、明亮的路灯……在雷州市纪家镇沙口村,杂草被清除,周围围起了石柱栏杆,成为小公园中的一景,村道两边增设了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整个公园,村民们夜晚休闲娱乐也有了好去处。
此外,为了强化村务管理、村级资金的使用监督,雷州市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村居延伸,大力推进村级组织监督云平台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确保各项资金用到实处,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真正造福人民。据了解,雷州市村级组织监督云平台由自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