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火海”是雷州半岛流传已久的一种祭神祈福习俗。它源于先民对火的敬畏与对祖先的崇拜,具有惊险神秘、参与者众、场面壮观等特征。
据传宋乾兴元年(年)宋宰相寇准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某一天,天上突降陨石堕落于雷城南日池,百姓认为是上天降灾,十分害怕。寇准向百姓解释陨星落地是自然现象。
为了磨炼村民意志,强身健体,寇准召集村民习艺,带领弟子举行“上刀山”、“下火海”活动,培养古雷州先民敢上刀山下火海、求生存谋发展的大无畏精神。寇准逝世后,村先民为纪念他,每年在元宵节期间,举行“下火海”活动,逐渐成为年例。
此习俗主要分布于雷州市城区、附城、白沙、南兴、北和等镇的部分村庄,其中以该市白沙镇国实村过火海习俗活动最具特色。
现在,国实村每年在正月十四举行“下火海”活动,夜晚燃烧火堆,“过火海”。该活动吸引了无数的观众前来参观。
相传国实村的“过火海”习俗最鼎盛时期是乾隆年间。该村有一名宿郭用芳,当时在雷州学宫(现雷州市三小的孔子庙)任主教,南粤先贤陈昌齐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乾隆三十六年,陈昌齐高中进士,授为翰林院编修。陈昌齐高中后,当年谐同雷州知府黄铮一起到国实村向恩师郭用芳报喜,与恩师欢度元宵节,并一起观看“过火海”民俗。
为了庆祝陈昌齐高中,国实村“过火海”仪式展示了最大的规模:据说当时用于烧火的木柴,重量就达17至18吨,规模之大,火焰之旺,为当时之最。此后,国实村“下火海”声名远播,传为佳话。
是日晚上8时许,顿时,锣鼓喧天,高喊不断,神秘而刺激的“下火海”活动拉开了序幕。
整个下火海分为七大程序:一是请神;二是点火;三是巡火;四是试火;五是叼犁头。第六是过火海。
过火海前,先把火场拢成尖堆状,由一人双手执一张全新草凉蓆,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在火堆上翻滚而过火场,接着由四名村民赤脚抬着真武大帝神像,另两人一组分别抬着真武大帝的二个神将,跟随着快速踩过火场,接着,村中数十个年青男子一个接一个,在火堆上来回奔跑三个单程,踢得火花四溅,满地硝烟。最后是广大村民老小冲入火场,直至将火堆踩平、踩散。
但近年来,只有年青人来回冲过火海,广大村民下火海的习俗已经废除。第七是取火。每户家长用草纸卷筒在火场取“火种”,并将“火种”带回家中点灯或倒入自家狗猪圈、后院或塘边。据说,这些炭灰可让五谷丰登、老小平安、富裕兴旺。
观看推荐1、雷州国实村,每年正月十四
2、雷州白沙东岭村,每年正月十五
3、雷州水店村,每年正月十五
4、麻章东岸村,每年正月十五
5、麻章调浪村,每年农历廿二十六至廿二十八
更多观看地点
欢迎小伙伴们在留言区
报料其它村的“过火海”观看时间和地点
千千万万粉丝需要你的报料
▍内容来源:雷州网、三文钱
▍综合编辑:揾食湛江编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END—
一个有名堂、有态度的美食平台
美食推广
餐厅探店
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