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txbyjgh.com/m/早上起来,匆匆扒几口饭,马上去清洁村道;搞完清洁回来,来不及多喝几口水,又下田跟老婆一起干农活;中午回来吃完饭,到果园看看蜂箱,随后马上赶往镇圩,操起勺子为客人准备美味佳肴,一直到凌晨才回家睡觉……这便是雷州市客路镇林排村委和奠村莫芝仁的工作日常。正因为他勤劳肯干,早在年就甩掉“穷小子”的帽子,成为他们村脱贫致富的典型,带领其他贫困户共奔致富路。灯笼辣椒“红”了日子莫芝仁是一名孤儿,与哥哥姐姐相依为命,自小靠左邻右舍和亲戚的接济长大。成家后,老婆身体不好要经常吃药,加上孩子又小,即使莫芝仁很卖力干活,生活依然没有很大改观。年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启动,莫芝仁被列为该村贫困户。在扶贫工作组和村委会的帮扶下,莫芝仁的困境逐渐得以改变。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帮扶下,他于年种植辣椒8亩,纯收入2万元;年扩大种植达10多亩,并引种了新品种辣椒——黄灯笼辣椒,因为品种新价格稳销路无忧,净赚3万多元,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年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奋斗,莫芝仁家已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成功脱贫。乡村厨师“鼓”了腰包年7月,湛江首批“精准扶贫”厨师培训班学员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厨师培训班,莫芝仁也成为其中一员。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基础比较扎实的他率先完成学业回家。通过这段时间的“充电”,他学到不少厨师技能,身份也摇身一变,成为大排档的大厨,炒得几个拿手好菜,成为当地美食爱好者追访的对象。目前,他已经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乡村厨师”,附近村庄的婚宴、新居喜宴,经常看到他“掌勺”。与蜂为伴“甜”了事业想真正脱贫致富,需要产业的支撑。和奠村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高,花粉丰富又无工业污染,是养蜂的天然场所。年,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引导,莫芝仁对养蜂产生了兴趣。于是,扶贫工作队通过协调将莫芝仁送到外地养蜂基地进行培训学习。成功脱贫后的莫芝仁,并没有丝毫偷懒,还积极投身农村环境整治行动,成为村庄的一名保洁员。-END-来源:湛江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izhouzx.com/lzsjj/1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