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雷州市新闻
雷州市经济
雷州市人口
雷州市旅游
雷州市地理
雷州市交通

遂溪之东,河溪入海流西部文明播报

谢清科认识遂溪,先从解读“遂溪”两字开始。据《雷州府志》记载,“遂溪”是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之意。千百年来,遂溪得水而生,傍水而兴,遂溪县城内更是形成了“五水合流,六河交错”的自然景观。五水合流,六河交错河海汇流,“海丝”通道遂溪县有大小河流34条,最大的河流是素有遂溪母亲河之称的遂溪河(亦称西溪河)。唐代诗人王之涣有诗云“黄河入海流”。正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一样,遂溪的母亲河遂溪河也流入大海。遂溪河源于廉江市牛独岭,从马安乡坑口村入遂溪县境,至黄略镇石门圩五里山港注入湛江港。遂溪河长80公里,在遂溪县境63.6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集雨面积超过平方千米。遂溪位于雷州半岛中北部,两面临海,西邻北部湾,东依五里山港,有一半以上的乡镇可以赏海观潮。遂溪河所流入的海域,就是遂溪东面的五里山港。五里山港与北面的石门河,南面的湛江港湾,组成一个“n”型的海湾。出海口就在东海岛与南三岛之间。河流的入海口,一般都有传奇的故事,遂溪也不例外。年秋天,在遂溪县遂城镇边湾村,一对邹姓兄弟在建房打地基的时候挖出墓葬群,从此,一大批波斯银币、金银手镯、金指环、金碗银碗等异国金银器等文物就出土了。经国家文物专家鉴定,这批文物是0多年前南朝时期的西亚舶来品,而其中的鎏金器和数件波斯银币被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年,这批金银器送至广东省博物馆后,受到专家们一致好评。专家认定鎏金器是广东唯一能证明当初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外界通商的最早的证据。著名历史教授姜伯勤指出:“遂溪窖藏及波斯币的发现,其重要意义首先是填补了南海与伊兰关系史研究中的若干空白。”边湾村不远处即为遂溪河入海处,坐船经五里山港可直通大海。文物的出土,说明早在南朝时期,遂溪人已经通过海路与波斯以及周边地区有贸易往来,这就揭开了遂溪海上“丝绸之路”通商史。五里山港,也就成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之一。石门锁一关沿着遂溪河的入海口,乘渔船一路南下,可以欣赏到沿途的海湾美景。船开不久,抬头可以看见前方有一座桥,名曰石门大桥。石门大桥全长.4米,跨越遂溪县与坡头区,是湛江市区通往广州的交通要道。桥上车水马龙,桥下千帆竞发,汽车的汽笛声与渔船的马达声遥相呼应,颇为壮观。位于遂溪黄略境内的石门岭与对岸山丘对称,构成旧时遂溪八景之一的“石门双峙”,引无数文人骚客吟诗作对。清道光《遂溪县志》如此记载石门:“有山自西跨东,石壁耸峻,障断河流,中阙若门以通潮之上下。海潮至,自门涌入,浪击涛奔,声震林木,山水相映,为县胜地。”在石门大桥建成之前,古人选择了“两石交锁如门”的最窄处(仅一百多米)石门作为渡口。石门扼住湛江港湾北面的咽喉。清代遂溪知县宋国曾写下了“万壑茫无间,石门锁一关”的诗句,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康熙二年(年),为防倭及海盗,清康熙年在石门设汛驻守,并筑炮台,朝廷曾建有石门大炮台,作为一个边防要塞防守。如果把五里山港比喻为一只葫芦的话,那么石门就是葫芦中的细腰。如果防守好石门,南可拒敌千里,北可关门打狗。但腐败的清廷终究阻拦不了帝国主义的脚步。年,法国人入侵广州湾(今湛江)。法国人沿着湛江港湾北上,在占领吴川县石门埠之后,法军又准备在与石门埠隔海相望的遂溪县黄略镇平石村一带登陆。年11月,法军从石门炮台向平石村开炮,毁房伤人,之后,渡海攻平石村。闻讯而来的平石营义勇及村民与法军在剃头岭展开激战,最终击退法军,为遂溪人民抗法斗争谱写了光辉的一页。蟹类与贝类的温床由于遂溪有河溪直接入海,因而五里山港的海水咸中有淡,水产繁多,尤其适合蟹类与贝类的生长。石门桥附近有几条村的渔民,不需出远海捕鱼,只是开着小船在附近溜达溜达,就能有所斩获,养家糊口。我曾听黄略镇白沙村一位老渔民说,过去石门桥海域的蟹,怎么捉都捉不完。蟹一上岸,有的被收购,有的卖给当地的酒家饭店,成为南来北往客人的盘中餐。石门桥附近有一个叫南亭圩的地方,有几家饭店的招牌菜就是蟹汤。“去南亭喝蟹汤”,也成为当地人的口头禅。蚝除了蟹,五里山港最盛产的就是蚝。五里山港浮游生物聚生,有机物质丰盛,是蚝生长和繁殖的良好场所。湛江的蚝声名远播,以石门桥海域出产的蚝尤为出名。从黄略镇平石村、白沙村至南坡村的海域,是蚝生长的温床。当地的居民,一般都用蚝来煮汤,再配上韭菜,名曰韭菜蚝汤。蚝汤鲜美甜口,呈奶白色,有“海中牛奶”之称。在古希腊神话里蚝是代表爱的食物。从中医的角度蚝通水气,滋润肺部,利于补肾。蚝与韭菜都属阳,韭菜蚝汤就补中带补了。蚝最美味的吃法是蒜蓉烧蚝。带着蒜蓉味道的热乎乎蚝肉,口感极佳,爽、滑、甜,脆而无渣,可谓人间极品,让人回味无穷。五里山港的滩涂,隐藏着种类繁多的螺。海水退潮的时候,附近的居民就会过来赶海挖螺。都说五里山港沿岸的村妇走路的速度很快,那是因为她们在赶海的时候锻炼出来的。她们在赶海挖螺的时候争分夺秒,即使在滩涂中深一脚浅一脚,脚步移动的速度也是蛮快的。赶海者若不抓紧,等海水涨潮、踏上归途的时候,一比竹兜上的收获,和别人差距太大还真不好意思说是同行的。蟛蜞与蟛蜞汁在五里山港浅海地带,有延绵几公里的黑色滩涂,上面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蟛蜞(一种小螃蟹),还生长着大量的红树林。蟛蜞过去,在粮食匮乏的时代,海边的村民常常拿红树林的籽来充饥,尽管那玩意难于下喉,但能填饱肚子。当然,这种现象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红树林还充当着防风卫士的角色,默默地守护者着渔港。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在红树林下找到海鸭蛋。我小时候去赶海,远远看去,黑色滩涂上都是黑乎乎的蟛蜞,走近了一看,却一只也没有。原因是蟛蜞吓得都躲进洞了。当人的脚步走远时,蟛蜞又不约而同地出来活动。我喜欢与蟛蜞捉迷藏,故意走远,等它们出洞之时,又掉头奔跑回来吓蟛蜞,有一种“烽火戏诸侯”的得意感。蟛蜞太小,剥掉壳也没有什么肉,吃起来很费劲。别担心,海边的居民,总会有办法的。海边的居民把蟛蜞捉回去之后,把其搅碎加盐,制作成螃蜞汁。蟛蜞含有大量的钙,蟛蜞汁美味且营养丰富。把蟛蜞汁装在瓶子里,可以吃很久。以前,海边的居民一般都是直接用蟛蜞汁配饭吃,可以省不少菜。如今,大多都是拿来当配料。用蟛蜞汁煮豆叶,是当地一道名菜。当地还有雷州话的谚语:“鱼鳞瓮菜番薯叶,竹笋芋茎蘸蟛蜞”。如今,还有渔民制作蟛蜞汁,也有人拿来出售。装满矿泉水瓶的蟛蜞汁,可以卖数十元。怀旧的老人喜欢吃蟛蜞汁,因为那有家乡的味道。也有父母买蟛蜞汁给小孩吃,因为可以补钙。海边的孩子在球场上踢球时很少抽筋,大概是喝蟛蜞汁不缺钙的缘故。五里山港附近海域的礼部、嘉隆、南坡、台岭、许屋等几条村庄,一村一船埠,渔船共计四百多艘,有上千人出海捕鱼。他们的渔船沿着湛江海湾南下,穿越湛江海湾大桥桥底,在南三岛和东海岛之间的海域东出,就可以抵达南海打鱼。五里山海湾虽不宽广,但是物产丰富,且是遂溪东海岸的出海通道,日复一日地上演着千帆竞渡、百舸归航的画面,承载着遂东无数人赶海弄潮的记忆。作者/来源:雷阳文化研究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izhouzx.com/lzsjj/15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